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大部分人体检的时候,
可能会查出各种结节、息肉……
其实它们大部分是良性的,
但如果超过了一定大小,
就要提高警惕。
在此,
河南省肿瘤医院专家提醒:
发现这样的“病块”,
及早诊疗、清除隐患,
才是最佳选择!
胆囊息肉:>1厘米得切掉胆囊
胆囊息肉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息肉样病变有良性也有恶性病变,一般认为直径大于1厘米的恶变可能性较大。
一般来说,胆囊息肉直径在0.1厘米或0.2厘米以下,患者每一两年做一次B超检查即可。但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那就有高度癌变的风险了。
建议
胆囊息肉直径>1厘米,尤其是年龄在50岁以上患者,须尽快进行手术切除胆囊,以防癌变。
肠息肉:发现应尽早切除
大肠癌是一个“缓慢过程”,即从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癌。
肠息肉通常是一种良性病变,小至几毫米,大至几厘米;有的长得像蘑菇,有的像桑葚,有的则像小山包;数量上可从一个至数个不等,甚至整条肠子都是,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就是“多发性息肉。
一般来说,单个、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但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高;息肉越大癌变率也越高。
建议
从息肉到肠癌,通常要经历5-10年的发展期,只要在癌变之前,做个肠镜找到它,切掉就可以了。45岁以上人群最好每年做个肠镜,怀疑有息肉癌变者应3~6个月复查一次肠镜。
甲状腺结节:>4厘米可能癌变
调查显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达18.6%,其中有5%~15%为恶性,即甲状腺癌。一般结节直径>1厘米时就能用手摸到,这也是初步检查甲状腺最简单的方法。
建议
结节直径<1厘米,原则上不用怕只有少数需做甲状腺细针穿刺;
结节直径在1-4厘米,则须做穿刺检查;
结节直径>4厘米,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需尽快手术治疗
乳腺结节:警惕不痛的结节
患者通常都是发现乳腺内有结节时才来就诊,如果结节没有痛感,则要小心乳腺癌。
建议
发现乳腺结节,应先做超声、钼靶或核磁等检查,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怀疑恶性,尽早手术切除。
淋巴结肿大:当心“不痛”
感冒发烧、牙龈炎、咽喉炎后都可能会淋巴结肿大。
但要注意的是:淋巴结肿大,虽不痛,这不是小事。恶性淋巴瘤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淋巴结无痛性肿大。
建议
淋巴结肿大,不痛,伴有长期不规则发热,应尽快到专科医院进行诊断与筛查。
想了解癌症的科普、预防及治疗,癌症心理咨询等,请搜索我们的三个公众号:1,女性癌健康;2,植物硒教授;3,癌友群,关注了解。
本文来自互联网,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及时删除。癌症康复-广东爱硒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官网 » 结节、息肉、增生…哪些会“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