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预防骨髓抑制,化疗之路携手同行!
80%以上的化疗药可导致骨髓抑制
80%以上的化疗药物能导致骨髓抑制,以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为主,化疗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约为70%-90%。SCLC一线化疗中大约有一半的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20%-30%的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其中≥3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分别为20%-35%[1,2]和10%左右。
传统骨髓抑制治疗手段难以满足临床需求
传统的治疗措施有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治疗,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G0期细胞有刺激作用,主要作用于粒祖细胞,促进其向成熟的嗜中性粒细胞增殖、分化,并维持其功能和存活。它可迅速提高骨髓功能,抑制患者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尤其是嗜中性粒细胞。但其作用稳定性差,皮下注射后,外周血及骨髓象中充满大量幼稚白细胞,使白细胞计数呈现成倍增长、成倍下降现象,患者为维持正常疗程不得不反复用药[5]。
Trilaciclib独特机制实现骨髓抑制前的有效预防
骨髓造血干细胞同样依赖CDK4/6调控才能进入增殖周期,作为CDK4/6抑制剂,Trilaciclib可以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祖细胞等暂时地阻滞在细胞周期的G1期,让细胞暂时停止分裂,从而免受化疗药物的杀伤,缓解造血干细胞的耗竭,在化疗期间保护造血干细胞和前体细胞。在健康人群的研究中发现Trilaciclib治疗24小时后骨髓中S/G2/M期细胞减少45%,32小时后开始恢复,提示Trilaciclib导致的骨髓中的造血干发生细胞周期阻滞是短暂可逆的。”
Trilaciclib国内I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研究终点,为ES-SCLC患者带来福音
目前中国境内尚无在化疗引起毒副反应前阻止或减轻骨髓抑制的有效疗法,Trilaciclib具有独特的骨髓保护功能,在Trilaciclib联合化疗治疗中国ES-SCLC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中获得阳性结果,证实了Trilaciclib可以显著缩短第一周期化疗的严重中性粒细胞降低持续时间,进一步确证Trilaciclib对中国ES-SCLC化疗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将有望填补SCLC治疗上重要的临床空白。
最新临床数据的出炉有利于推动Trilaciclib在中国尽快通过评审上市,降低化疗为患者带来的骨髓抑制风险,减少处理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并发感染、出血等的支出,同时使患者获得生活质量的改善。”
Trilaciclib既往疗效数据惊艳,且不影响化疗疗效
结果发现,Trilaciclib组和安慰剂组发生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分别有11.4%和52.9%。Trilaciclib组和安慰剂组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给药比例为28.5% vs 56.3%,Trilaciclib组和安慰剂组的3/4级贫血发生率为20.3% vs 31.9%。在第5周或之后,Trilaciclib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14.6%和26.1%的患者接受红细胞输注。
Trilaciclib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3.3%和11.8%的患者接受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治疗[6]。Trilaciclib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19.5%和36.1%的患者发生3/4级的血小板减少,可见Trilaciclib具有显著的多系骨髓保护作用。Trilaciclib组中发生化疗剂量降低的患者百分比为8.9%,较安慰剂+化疗组(30.3%)显著降低,该研究结果也提示,与安慰剂组相比,Trilaciclib组按照建议剂量接受化疗的比例高于安慰剂组。
同时Trilaciclib组与安慰剂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5.3m vs 5.0m,P=0.1404)和总生存期(OS:10.5m vs 10.6m,P=0.8316)相似,提示Trilaciclib不影响化疗的抗肿瘤疗效。
Trilaciclib不仅可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并改善相关临床指标,还在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研究中延长了患者OS。2020年美国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公布的研究显示:在吉西他滨/卡铂化疗方案(GC方案)化疗前加入Trilaciclib,相比于单纯采用GC方案,可以使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OS由12.6个月提升至19.8个月[7]。
Trilaciclib+化疗这对‘减毒增效’的组合有望解决骨髓抑制这一困扰了医患多年的难题,让肿瘤患者活得更长更好。”
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吉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
吉林省癌症中心主任
吉林省肿瘤医院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一体化诊疗中心主任
吉林省肺癌诊疗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副理事长
CSCO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肿瘤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肺癌培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医师定期考核肿瘤专业编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计生委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专家组成员
吉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吉林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担任《中华肿瘤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