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1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河南省癌症基金会承办,国际抗癌联盟(UICC)、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协办的2021中国肿瘤学大会(以下简称2021CCO),在郑州成功举办。
主旨报告作为 CCO 大会最重磅的内容之一,聚焦肿瘤基础、内科、外科、影像、病理、病因及流行病学等各个领域,展现我国肿瘤领域的最新理念、最新策略、最新技术及最新成果。
今年的CCO大会,七名顶尖学者历经层层遴选,成功当选大会主旨报告专家。
他们分别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明远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继辉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聂勇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郭伟教授及河南省肿瘤医院高全立教授。
今天,让我们一同感受名家风采,探索热点前沿。
主旨报告专家
叶定伟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研究所所长
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副组长
亚太前列腺学会(APPS)候任主席
前列腺癌 游刃在东西方之间
前列腺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呈现发病率低、死亡率高的形势。我们利用早期筛查、精准治疗和多学科参与这“三驾马车”,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前列腺癌诊疗创新之路。
我们建立了中国前列腺癌筛查的“复旦策略”,牵头制定并推广了中国首部《前列腺癌筛查专家共识》,采取前列腺癌精准筛查基地及区域中心模式,以及前列腺癌精准筛查社区服务站模式,建立起适合中国人的前列腺早期筛查体系,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团队在不断探索中,还形成了前列腺癌精准治疗全程化模式。首先,在前列腺癌早期进行精准手术。团队研究总结国人骨盆解剖特点,建立了更微创、更精准、更好保留功能的手术技法,可使控瘤率、控尿功能恢复和性功能恢复等达到理想水平。其次,在前列腺癌中期注重精准分期。
对于非转移性激素抵抗前列腺癌(nmCRPC)患者,团队尝试采用PSM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FDG(氟代脱氧葡萄糖)双重精准影像检测研究,指导肿瘤的再分期。最后,对于前列腺癌晚期注重精准分型,通过国内多中心大规模队列研究,定义了中国人群优选基因检测范围。
2005年,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成立了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中心。面对医疗资源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我们在2015年依托全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整合全国肿瘤医院资源形成了MDT“2.0模式”。在2018年建立了“互联网﹢MDT”模式的中国泌尿肿瘤MDT平台,全国403家中心、国外21家泌尿肿瘤中心加入了这一平台,每年全国各地转诊1000余例疑难病例。
接下来,我们一是要积极开展泌尿肿瘤新药临床研究。近年来,中国研究团队参与了众多高水平全球新研究,发出了更多中国研究者的声音。二是积极推进前列腺癌诊疗国际合作,并积极让中国成果获得国际认可。
主旨报告专家
陈明远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科副主任
鼻咽癌微创外科专科主任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鼻咽癌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首任主委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鼻咽癌复发转移 夺胜从此开始
主旨报告专家
郝继辉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候任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天津市抗癌协会理事长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胰腺癌肝转移 困境逢出路
主旨报告专家
聂勇战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西京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委会候任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陕西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首席科学家
胃癌早诊 喜忧参半看有喜
主旨报告专家
郭卉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西安交大一附院科技部副部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精准医疗专委会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青委会副主委
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肿瘤物理微环境 集结在免疫耐药上
主旨报告专家
郭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中国抗癌协会口腔颌面肿瘤整合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肿瘤营养专委会副主委上海市口腔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主委
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常务委员
NCCN中国版《头颈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编委
口颌黑色素瘤 中国就有不一样
主旨报告专家
高全立 河南省肿瘤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免疫治疗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 黎明善待前夜
樊代明院士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
整合让肿瘤防治更高效
当今世界,癌症防治领域有三个现象值得关注:
第一,防治效果,亟待提高。相较于其他各种疾病,抗癌之战,几乎是人类遭遇的最艰难、挫败感最强的战役。恶性肿瘤因其泛发性、异质性、多因性、难治性而成为久攻不克的世界难题。
第二,整合医学,亟待推广。经过近几十年的医学实践,国内外医学先行者不约而同地把肿瘤医学的破局之路聚焦于整合医学。整合医学是顺应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必由之路。目前肿瘤整合医学在学科建设和临床实践中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需更加系统、深入、世界范围的学科建设、科研协作、临床推广。
第三,中国声音,亟待加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的体质、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遗传背景和生物信息具有自身特色,同时也拥有丰富的病例资源、大量的原创研究成果,以及被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中医药治疗体系和癌症防控体系,所以中国应该把自己的数据、成果、经验与世界共享、共建,参与到全球癌症防控体系建设中。
在肿瘤整合医学的学科建设上,我们以“全人”“全身”“全程”和“全息”为整体理念。时至今日,我们整合了一批资源,建立了一支队伍,取得了一批成果,收获了一些经验。
在中国抗癌协会86个专委会、672位全国知名专家共同努力下,大型学术专著《整合肿瘤学》在2021年编写完成。全书分为《基础卷》和《临床卷》,共6个分册,620余万字,是迄今规模最大、最系统全面的整合肿瘤学学术专著。
中国抗癌协会组织2000余名权威专家,历时1年多,集体完成《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编写。该指南包括53个常见癌种,关注“防-筛-诊-治-康”全程管理,将学科、观念、技术进行整合,贯彻整合医学理念,即组建多学科整合诊治团队,制定个体化整合诊治方案,并最终实现优化的整合诊治效果。在参考国外临床指南的基础上,我们特别注重中国具体国情和临床实践,纳入中国学者研究成果,融合中医药治疗特色,还特别关注对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指导性。
此外,中国抗癌协会与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共同创办英文期刊《整合肿瘤学》(Holistic Integrative Oncology),向世界传达中国科研成果和声音,通过融合与交流,推动全世界肿瘤诊疗力量加速发展。
END
审核:庞红卫
编辑:常 榕
综合健康报报道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