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
有的肿瘤患者从一开始就在积极抗癌,花最多的钱,用最狠的药,白天夜里都在琢磨着如何抗癌,操心担忧的也最多,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
而有的患者心很大,甚至“摆烂”,得了就得了,当慢性病一样治疗的心态,西医治得不舒服了就结合中医药治,不想不琢磨,反而活的更好更久……
这是为什么?
肿瘤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病情复杂、变化多端,临床上往往单一方法很难收到良效,因此需要多种方法结合,做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培本与抗癌祛邪相结合,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综合治疗与康养调护相结合,共同协调,相互增效。
也就是说,不能“格式化”,那个用最狠的药的患者,确实可能消除了癌细胞,但也损伤了自己的身体。
我们在临床中曾经遇到这样一位晚期肺癌患者,该患者采用了化疗、放疗、微创治疗、药物靶向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但病情并没有像期望那样得到缓解,患者情绪烦躁,其求生的欲望与治疗效果反差使她痛苦不堪。
患者后来到我处求治,从第一次治疗开始,李忠教授通过对患者病情的了解,首先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治疗的信心,针对其临床突出的症状——腹泻进行治疗。
服药1周后腹泻明显缓解,患者信心增强,情绪稳定,所以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
在门诊治疗近2个月,患者身体状况逐步复,从开始需要人搀扶看病,到后来已经能自己来看病。
《黄帝内经》:“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肿瘤作为临床症状复杂、病情多变的一类疾病,临床中更应掌握好辨证方法,才能及时、准确把握疾病发展的动态,取得更好的疗效。
所以,“摆烂”不是放弃抗癌,而是避免“格式化”治疗,让患者少些痛苦,多些信心的抗癌,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个人体质,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
患者痛苦少了,临床症状缓解了,看到希望了,自然就活得更好了!
我们肿瘤医生一定要充分了解每位患者的机体情况、肿瘤的特点及侵犯范围,使对每个个体的治疗充分合理,这与中医“辨证论治”相一致。
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更强调以人为本,顾全整体,使患者在满意的生存质量的基础上,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杂合以治”“辨证论治”让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体验到中医的突出疗效!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好医生为健康护航##健康科普大赛##癌症##中医#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