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体验过这样的感觉?反酸、烧心、打嗝、胃胀、胃痛、不消化……
你是不是在自己的体检报告上见到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诊断后惊慌失措?是不是担心会得胃癌?
幽门螺杆菌,可谓大名鼎鼎
是已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
唯一微生物种类
全球至少一半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
属于一类致癌物
那么,幽门螺杆菌究竟是什么?做什么检查才能知道感染与否?HP分型检测与传统呼气实验有哪些区别?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要根除治疗吗?幽门螺杆菌感染能预防吗?
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糟心的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啥?
幽门螺杆菌(HP)是生活在人体胃酸中的细菌大佬,最喜欢胃的幽门、胃窦部位,便因此而得名。它通过合成尿素酶,产生氨,来中和身边的酸,相当于给自己穿上了一层防护服,所以它们可以在胃粘膜表面生根发芽而不被胃酸给杀死。
幽门螺杆菌的持续感染是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发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逐渐演变为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通俗点说就是不根治容易癌变,最后变成胃癌。
幽门螺杆菌身体呈杆状,有螺旋结构,有鞭毛,造型呆萌。
·如何诊断感染与否?
非侵入性的三种筛查方法:
1. 呼气试验(包括C13和C14);
2. 粪便HP抗原检测;
3. HP抗体检测(抽血化验)。
粪便抗原检测在临床上应用较少;
呼气试验只能反映感染与否,且受药物和饮食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结果;
HP抗体检测优势更为突出,不仅能克服呼气试验的缺点,还可以对幽门螺杆菌进行分型,来精准指导临床的根除治疗。
·什么是分型检测?
引起致病性的HP主要是能够产生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和空泡变性细胞毒素A(VacA)的HP,空泡毒素是HP的主要毒力因子。依据是否表达VacA和CagA毒素,将其分为两型:
Ⅰ型有毒株,毒性较强,对病人危害较大,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Ⅱ型无毒株,毒性较小,致病力弱,一般表现为轻微消化不良。
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可以同时检测 CagA、VacA、UreB及 UreA 等多项毒力因子,在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同时将其进行分型,来精准指导临床的根除治疗,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如何治疗?
分型不同 治疗不同
Ⅰ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不管有无症状均需要进行根除治疗;
Ⅱ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无症状可以不予以治疗,但如果该患者伴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IDA)、计划长期服用NSAIDs(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这些也是建议根除治疗;如有胃癌家族史、伴有心血管方面疾病或其他幽门螺杆菌可能导致的胃外疾病,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进行根除治疗。
《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上海)》指出,Hp的CagA和VacA血清抗体检测,亦可用于Hp筛查,对Hp毒力阳性的菌株更推荐根除。
这些知识也很重要 !!!
1
高危人群需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
①胃痛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对症治疗无效;
②糜烂、出血、萎缩性胃炎、异形增生、肠化;
③胃十二指肠溃疡,无论有否症状或并发症;
④胃癌家族史,或胃癌切除手术后;
⑤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低剂量阿司匹林等;
⑥胃MALT淋巴瘤、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Menetrier病等;
⑦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B12缺乏症等。
2
远离幽门螺杆菌,应该养成这些习惯:
幽门螺杆菌感染多是由“病从口入”。因此,注意个人卫生十分重要!因此,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 勤洗手,尤其是餐前洗手,注意口腔卫生;
② 碗筷要消毒,尤其与HP阳性者共同进食的时候,做到餐具分开;
③ 不吃生食或太烫的食物;
④ 不“口对口”喂饭;
⑤ 聚餐时,鼓励使用公筷,最好是通过宣传,使大众认识并接公筷的行动,即全民公筷行动。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避免体内菌群失调,则是最根本地避免患上Hp相关性疾病的方法。
END
供稿:检验科/金赛燕
编辑:党政办
图片来自网络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