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是理想中现实的体现,更似无奈中咬牙切齿地“憎恨”,更或是迎合大众理念下的“过度”。
看此题目,似乎今天侯医生又要搞什么高大上的科普。不然,任何原创的文章都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随意发挥,尤其不能紧随观众的意愿刻意渲染、达到键盘侠杀人于万步的境界。
今日的“清零”,其实来源于豫北口罩下短时间的领悟而衍生开来。
口罩吃紧,侯医生自然加入纯粹奉献的空间,已经72小时没有回家,“得福“的病人家属无不欢呼24小时不间断的高端医疗服务。但,被清零的肺磨玻璃结节的他们能感到他们真实的幸运吗?
虽然,侯医生没有中断手术,特别是肺磨玻璃结节的手术切除,但,自从口罩吃紧那一刻起,便劝退了很多决计手术的病人,虽然经过我精准的分析到了最低手术的标准MIA进展期,但何必纠结于这段儿飘忽不定的日子?何必惧怕难捱过短暂的时间呢?
这段时间,侯医生主刀的磨玻璃结节的手术,都是经过精准数字分析后、不能延误的IAC阶段!如何不能延误,简单而言便是实性超过50%、长期存在、持续进展的肺磨玻璃结节,看到那持续存在的实性成分,我似乎看到了最终病理描述的“微乳头型比例、实性型比例”。平心而论,这段时间,经我会诊评价的肺磨玻璃结节朋友,即使确凿MIA阶段的,我都会善意的劝退和等待至口罩松动后的一至三月后。
凭什么?相信我!就凭杂学后积淀的眼力和决策力!
但,我只能做到自我,省级医院无法应诊的大量涌入市级医院,封闭下的医院大量病人选择稍有松动的医院。“资本流动”这个概念在丝毫不懂经济学的侯医生嘴中说出显得软弱无力。
“清零”似乎成了扫除沟通所有障碍的关键词,发现了便可以清除,肺磨玻璃结节无论什么,满足您的要求“一切了之”似乎成为了原本多元选择下唯一菜市场内顾客的无法拒绝的选择。
“清零”,小到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决策,大到医学的精髓本质,都是无比残酷和违背天道的。
“长期存在、必为恶性、任其发展、贻害无穷”,也许,肺磨玻璃结节的斩草除根便源于这种草根的理念。相比于历史的记载,“磨玻璃结节的红卫兵”对他们的称呼毫不为过!
鸡血般的社会,造就狂热的医学,其实根深蒂固便来源于毫不知情、不想知情、无法知情的社会,长期不间断的渲染,早已让不知所以的民众发现了肺结节便等同于“癌”的理念,更不要说日益薄层CT下多发结节的发现和曲解。“清零”便成为了万众期盼的肺结节至上的理念。
原本可以顺应潮流,偏执于逆向而行,步入不惑之时,侯医生才懂:医学没有万能,零只是一种奢求或生命的终结!
肺磨玻璃结节,长期存在,诚然与“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息息相关,早在20年之久的日本JCOG0201研究便已揭示80%的相关度,如果,我们的思维仅仅停留在既往的理念之上,对于医者是一种无能,对于磨友更或是一种悲哀!
就如几天前,一位信任的网友上传一张图片问我的态度,我直言道:如果我还依靠简单的一张图片决断磨玻璃结节的命运,这和马戏团会做数学题的汪星人有何区别?
这句话伤人,伤的也许是同行的内心。但,同行读到这里,有没有些许的共鸣?日常工作中,看到我们尊敬的专家说出“像、应该是、不能排除”的CT影像临床诊断依据时,真正读懂磨玻璃结节的您有没有一种抡圆巴掌的冲动,有没有一种“你薄层连续、矢状位、冠状位、多模态甚至于三维动态、VR渲染看一下!”的愤怒呢?
明明是厚层CT、低剂量CT下的磨玻璃结节,却有太多的解读和诊断,殊不知那种只能仅仅表述“存在”的事实,对于侯医生专业的层面而言欠缺太多,“像”无非只是建立在潜意识中的猜测或高深的“内力”,请问东方神眼之外能有几人?虚空之下,我们只是毫不知所以然的“汪星人”而已!凭记忆、凭直觉、凭类似于皮鞭样“临床教训”的积累,虽难能可贵,但终会为“循证医学”所遗弃。
“肺结节一体化诊疗”进阶到“肺结节动态数字影像精准一体化诊疗”是侯医生个人不断精研的进步和总结,没有论文、没有渲染,只有融汇各种营养后在知命之年下的“知命”。
我的言论,触动了太多,也让自己损失了太多。但,行医如此,夫复何求呢?
肺磨玻璃结节,太多的套路、太多的渲染、太多声泪俱下的描述,似乎让我们不得不有一种“清零”的冲动!
就如口罩下死亡率、后遗症的渲染,当我们都习以为常、无从避免之时,反而才去审视那种过度后的弊端。
什么都可以清零,但面对医学和健康时没有绝对,更来不得完美,因为医学本就没有绝对的“零”,依侯医生个人看来,医学的0仅能表示不是疾病或生命的结束。
就如肺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术后分期,T分期代表着结节在纵膈窗显示的实性成分,5mm实性成分才能归结于T1a,才能术后病理分期为Ia期。作为医者,没有这种西方谨慎的分期,临床太多的磨玻璃结节术后被过度,其实,没有任何纵膈实性成分显示的纯磨玻璃结节理论上均为0期,除非您的医生能修改世界公认的共识。
0而“清零”,甚至于寄希望于术后继续无休止地“清零”,这是一种病态还是非要让生命清0的节奏?
世间,太多的0期为“清零”的磨友,伴随着孜孜不倦呕心沥血的医者致力终生清零的境界,继续忧虑而不可自拔。
“清零”的世界很寂寞,但“清零”的境界很恐怖!
侯医生的肺磨玻璃结节理念,没有理论,只有实战。依“证据”说话、依“指南”论断、依生命的整体做出临床策略。肺磨玻璃结节没有“零”的概念,只有我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因为磨玻璃结节的0而完美或留存遗憾,它只是我们生命中或有或无的过客。有了便有了,适时而止便没,充其量不能成为整体生命轨迹的主宰。
这便是“肺磨玻璃结节的哲学”,读懂了,你便不会趋之若鹜、为伤害而换取理论上的“零”的快感。殊不知,我们目前大谈特讲的小于2cm、实性成分小于1/4的肺磨玻璃结节早已不是别国的手术指征,在规则指引下的正常生活相对于风险、术后遗留不适的低质量生存,优劣显见。
“8mm是界限,超过了就要切”、“晚切不如早切”,这是侯医生和病人沟通中或听到同行及磨友最多的话。往往在此时,我便会说:您面对一位一不看CT胶片、二不看纸质报告,单凭自主人工数字影像分析评判的胸外科主刀医生,我会相信谁呢?
6mm、7mm,经过自己判断后的肺磨玻璃结节,应该手术的我决计不会拖延,这是基于精准分析和个体化决策后的选择;1cm以上的肺磨玻璃结节,不该手术的宁肯担当责难我也决计随访观察,这更是另类的临床策略……生命的整体以及利弊权衡下的思维才是临床医生最为宝贵的财富。
不懂人情、不懂创收、不懂迎合,侯医生成为肺磨玻璃结节另类下的“敌人”,人际关系支撑下的医学模式必须“清零”!这便是我更多服务于外地肺磨玻璃结节朋友的缘故吧,也许更成为了头条号长期停更的自我理由吧。
在我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回响着“肺磨玻璃结节的20条措施”,其实,读罢此文,朋友们将最新的“XX20条”照搬便能领会。
肺磨玻璃结节的诊疗,可以有,但目前而言无章可循、各自为政,拖累的是广大的磨友,受害的是本可以动态随访的人群。
随心而写,毫无章法,不再修改。懂者自明,“清零者”依然。
肺结节本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众说纷纭,无从调和而已。批讲肺磨玻璃结节,敬请留言探讨。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