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硒健康网丨癌症肿瘤治疗助手

儿子患癌一个症状引得家人警惕,祸不单行老父亲也查出多发肿瘤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唱哭了许多对生活有感悟和体会的人,在医院工作的张霞,除夕夜全家人和80岁的父亲一起吃年夜饭,看到面色红润的父亲,想起去年父亲看病的经历,忍不住给赵东兵主任发去了拜年的微信,微信中表达感谢之情,也忍不住引用了歌词的话:这世界有那么多人 ,多幸运遇到你们。

儿子患病,老人警觉身体信号

年近80岁的张爷爷最近有些心力交瘁,年初老人的二儿子因便血去医院做检查,发现是结肠癌,而且合并有肝多发转移,去了大学的附属医院,医生判断肝上的肿瘤过多、过大,认为不适合手术,建议先进行化疗,化疗的过程还算是比较顺利,3个周期化疗加靶向治疗,肝上的肿瘤明显缩小,医生经过多学科评估,安排进行了手术治疗,尽管治疗的过程一波三折,但最终也还算圆满。

刚刚把小儿子的事情安稳下来,张爷爷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但是一天早晨上厕所后,张爷爷突然发现马桶里也有血,一辈子觉得自己身体好,从来不做体检的老人因为小儿子生病的事,立刻警觉起来,认为自己也是便血,马上跟自己的大女儿张霞联系,主动要求去医院做胃镜和肠镜检查。

祸不单行胃癌和肠癌双原发

因为老人年纪大,怕身体承受不了,医院就把张爷爷的胃镜和肠镜分开做,先做的肠镜的结果是这样的:乙状结肠溃疡型肿物,考虑为癌。虽然有心理准备,刚得知这个消息,张爷爷也是有点接受不了的。

但是在家人的安慰下,心情渐渐平静,同时,医生也安慰说:上帝关上一扇门,必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也就是说当你失去了一样东西,必然会在其他的地方收到另外一个馈赠。

但是,当张爷爷做完胃镜后,全家人都觉得眼前一片漆黑,觉得不仅是他们的希望之门被死死地关上了,那扇希望之窗也看不到丝毫打开的迹象。胃镜的结果是这样的:胃底、胃底体交界前壁分别可见3.0cmx2.5cm、1.5cmx1.2cm,溃疡型病变,考虑为恶性。胃里不仅是癌,而且病灶有两处。

医生说这种情况是消化道的多原发癌,挺少见的,考虑到老人年纪大,医生给的手术方案是分两步,先做结肠的切除手术,1-2个月后再做胃的手术。张爷爷一想到短期内要做两次的手术,遭两次罪,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二话没说就办理了出院。同时,心情也是非常的崩溃,自己不抽烟不喝酒,这命运也太不公平了,怎么还一下得了两种癌,就打算放弃治疗了。

因为张爷爷的一个亲属曾经在北京治疗过癌症,就推荐他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医。张爷爷的女儿张霞在网上预约了这个医院的赵东兵主任的门诊。赵主任告诉张爷爷:消化道的双原发癌或多原发癌是指同一个体患两种癌,结肠-胃双原发癌是其中最多见的类型之一,可以是同时发生,也可以是异时发生,异时发生是两个癌间隔6个月以上。张爷爷是属于同时性的双原发癌。

赵东兵主任对张爷爷的手术也很犯难,于是就将张爷爷的病例提交了胰胃外科的多学科查房。会同内科杜春霞教授,放疗科唐源教授,病理科鲁海珍教授,影像诊断科姜军教授进行多学科的讨论,为张爷爷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会诊的结论是,首先,张爷爷的同时性双原发癌诊断经病理证实,结肠肿瘤的临床分期是T3N0,胃底肿瘤的临床分期是T1-2N0,进行同期切除手术是可行的,具体手术方式由外科确定,尽管手术确定下来,但是,摆在赵主任团队的困难是现实的,同期切除,手术的入路有两个,开腹,或者腹腔镜微创。

开腹手术的切口需要从剑突到耻骨联合,至少30-40cm,创伤对老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而腹腔镜微创切除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双镜联合 老人度过手术关

张爷爷一家人听说医生决定给做手术,原本沉入谷底的心情马上好转起来,但是住院医生的术前谈话,又让张爷爷的女儿心情沉重起来,因为医生制定的手术方案是腹腔镜全胃+乙状结肠切除。一听全胃,张爷爷女儿的第一反应就是,老人未来的吃饭是个大问题,生活上需要安排专人照顾了。

担心老人拒绝手术,又不敢告诉老人实情,忧心忡忡的女儿再次找到赵主任,表达了对全胃切除手术的顾虑。赵主任回应是:医生也一直在评估考虑这个问题,如此高龄的患者,全胃手术对术后的恢复,影响还是不可估量的,手术当中根据病变情况,如果需要改变手术方式,会跟家属沟通,再决策。

等待手术消息的张霞,心情无法平复,因为医生说过,手术当中有问题,会第一时间打电话,所以,她是又怕电话响,又盼着电话响,怕是担心有坏消息,盼是希望听到好消息。

 该来的总归会来,电话还是响了,赵主任手术团队术中提出可选择的手术方案:对乙状结肠做根治切除,对胃做了一种类似袖状胃切除术(针对超重患者的一种减肥手术方式),并且在术中采用了腹腔镜和胃镜双镜联合的技术,明确老人胃上的两处病变是都是早期的,位于胃底,离贲门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术中淋巴结活检是阴性的,这样就可以保留老人的胃贲门的抗反流的功能。

身为医生的张霞知道这种手术的切除范围小于常规手术,但是考虑到老人的年龄和日后的生活质量,她毫不犹豫的签字选择了新的手术方案。而术后的病理证实了胃上的癌是早期,也没有淋巴结转移,张霞的选择是对的。

回家休养的张爷爷虽然经历了这个大手术,但感觉自己比得肠癌的小儿子恢复得还顺利,更让张爷爷高兴的事还有,一是术后的病理结果,结肠癌是T3N0M0,胃癌是T1N0M0,T2N0M0,医生讨论后给出的意见是可以不化疗,也不放疗,二是听女儿说了赵主任团队给他保留胃的过程,一方面非常庆幸自己及时做了胃肠镜发现早期的病变,另一方面也庆幸自己遇到了国家癌症中心的多学科治疗团队,给他实施了量身定做的、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老人这次虽然是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痛苦,但想起最初医生跟他说过的那句话:上帝关上一扇门,必然给你打开一扇窗,觉得这句话在他身上好像是有点应验了。

高龄是癌症患者手术的禁忌吗?

1 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的平均寿命也得到很大的提升,而年龄也是和癌症的发生密切关联的,因此,在临床上,会面临着高龄老人面对手术如何选择的问题。

2 年龄肯定不是手术的禁忌,但高龄患者合并的疾病可能会成为手术的禁忌。比如,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和肺部疾病的老年人,无法耐受手术的打击,手术的评估和选择就要仔细而慎重。

3 高龄患者所患肿瘤属于进展快的类型的肿瘤,预计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慢,而肿瘤又容易出现复发转移,综合评估手术不获益,可以采用化疗、靶向、免疫等保守疗法替代疗法,慎重选择手术。

4 高龄患者患部位特殊的肿瘤,或者患者的肿瘤低度恶性或者是早期的癌变,选择根治手术创伤大,术后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临床又有可替代的方法,在同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后,采用缩小手术范围而保全功能的手术方式,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

5 因此,高龄患者评估手术,首先,要考虑手术是否获益的问题,其次,要考虑手术方式、麻醉,术后风险和生活质量下降等多方面的因素。毕竟,手术的创伤和损害,带给患者和家属的痛苦,也是临床医生要充分考量的重要因素。

6 总之,对于癌症患者,尤其是高龄癌症患者,充分了解患者和家属的预期和承受力,医患协作配合才能是手术成功的基本程序和必要的保障。

撰文:王童博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