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硒健康网丨癌症肿瘤治疗助手

5种社会压力,会加速免疫衰老、增加患癌风险

你的生活压力大吗?都说没压力就没动力,面对工作、学业、房贷、赡养子女、老人、各种生活变故……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然而压力大了不仅会焦虑难受,还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一、压力会导致癌症吗?

2017年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项日本研究分析了超过10万人的压力水平和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研究人员没有发现短期压力和癌症发病率之间存在联系,但是那些长期遭受压力的人,尤其是男性,比那些长期处于低压力水平的男性癌症风险高出11%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相关论文,更全面的分析了压力为什么会导致个体患癌症、心血管疾病和急性传染病等风险的上升——该研究创新性的指出了社会压力会加速免疫老化。

研究人员纳入5744名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他们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社会压力事件,他们将这些压力分为五类:

l 压力性事件(stressful life events):有时间限制的、偶然的压力事件,如失业、待业3个月以上、被诈骗、家中失窃等。

l 慢性压力(chronic stress):存在时间较长的压力事件,包括患慢性病、经济困难、处于一段冷战关系中、长期照顾病患等。

l 日常歧视(everyday discrimination):指经常发生的、程度较轻的歧视事件,如因为年龄、外貌、经济状况等受到他人的怠慢或轻视。

l 生活歧视(lifetime discimination):有时间限制的、偶发的歧视,如遭遇某些不公平的原因被解雇或不被聘用、在医院被拒诊等。

l 生活创伤(life trauma):影响一生的创伤性事件,如丧子、罹患重病、地震、洪水、火灾等。

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他们发现压力得分较高的人,其幼稚免疫细胞减少、终末分化免疫细胞增加,这提示了免疫系统的衰老,而免疫衰老与慢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压力和癌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当我们面对压力时,身体会开启两条关键通路:

l 交感神经系统:触发“战斗或逃跑”反应

l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释放名为皮质醇的应激激素。

在短期内,这两条通路会在我们面临压力情况时打开以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当压力消退时,它们会再次关闭。

但是当我们处于慢性压力和长期困境(极度焦虑、悲伤或疼痛)下,这些通路会不断地被激活并释放应激激素,而这对我们的身体并不友好。

科学家们发现:长期激活这两条通路会导致身体发生变化,包括新陈代谢的改变、某些激素水平的增加和端粒缩短。所有这些变化都会潜在地影响癌症的发生和进展。

三、如何缓解压力造成的危害?

1.生活方式方面:

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压力来源我们可能没办法消除,但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控制了不良饮食和缺乏运动的因素之后,社会压力与加速免疫老化的关系并不那么强烈了。也就是说,压力越大的人往往生活习惯越差,这与压力共同促进了免疫系统老化、癌症风险增加。因此,改善我们的饮食、运动习惯,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①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的第一步就是要规律饮食,正常的一日三餐,而不是饥一顿饱一顿。其次,压力越大,越需要吃清淡简单的食物,以免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适当吃些粗粮薯类豆类来补充B族维生素是有必要的;另外多食一些含钾、钙、镁的食物减少钠的摄入,有利于保持情绪稳定;多吃蔬菜和水果,特别是富含镁的深绿色叶菜和富含钙的牛奶,对抵抗压力也很有效。此外还要避免吃过多的加工食品,因为其中的香精、色素、磷酸盐等可能对情绪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集中精神工作。

②积极锻炼

运动能优化大脑的化学反应,促进大脑中释放抗焦虑的神经化学物质,包括血清素、γ-氨基丁酸、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和大麻素。锻炼还激活了大脑的额叶,这个部位负责执行工作记忆、灵活思维和自我控制等功能。许多人从健身中得到积极的反馈,并享受健身过程带给他们的社交;规律的运动需要集中注意力,这可以分散对自己所担心事情的注意力。持续的周期性训练可以增强心理韧性,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能在面对压力事件时体验到更少的焦虑。

2.药物之类方面:

此外,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发现,巨细胞病毒(CMV)也可能是一项干预靶点,它是一种常见的疱疹病毒,在人群中广泛感染,且通常为隐性感染,而人在压力状态下更容易感染CMV。反复感染CMV也是压力人群免疫衰老加速的原因之一,积极接种CMV疫苗或能改善这一情况。

总之,在现在这个越来越“卷”的时代,社会压力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值得科学家们更深入的研究。而对于我们来说,学会应对压力、减轻压力可以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毕竟过上健康且开心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Perceived stress level and risk of cancer incidence in a Japanese population: the Japan Public Health Center (JPHC)-based Prospective Study

DOI:10.1038/s41598-017-13362-8

[2] https://www.pnas.org/doi/full/10.1073/pnas.2202780119

[3] 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coping/feelings/stress-fact-sheet

[4] 宏又.压力下有益饮食的几个建议[J].工友,2011(11):61.

[5] 肖冰东.运动是良药帮你缓解压力、焦虑和抑郁[J].健与美,2022(09):16-17.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