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硒健康网丨癌症肿瘤治疗助手

生酮饮食又现江湖:对付化疗不良反应有奇效

骨髓抑制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患者的血象指标很差。最近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十个进行化疗的患者中,就有一个出现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低容易引发大出血,让抗肿瘤治疗很困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让患者只能使用低剂量的药物或停药,这样会导致治疗中断,从而影响患者的总生存期。

对于血小板减少症,目前的批准的疗法有:血小板输注、重组白细胞介素11、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等。但是这些治疗措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结果,在经济花费上也不菲。另外,输血也会有过敏反应和细菌污染的风险。

既然血小板减少症这么常见,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式可以缓解症状,同时又不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呢?癌度将在下文给大家分享这种好方法。

巨核细胞、血小板和生酮饮食

人体血液的血小板是巨核细胞产生的,巨核细胞体积很大,成熟的巨核细胞边缘部分破裂,脱落就成为了血小板,每一个巨核细胞可以产生2000个血小板。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受到严格的调控。人在生病的状态下,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被用作治疗癫痫或肥胖症。过去的20年,人们对生酮饮食在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天免疫反应、淋巴水肿的治疗上进行了探索。目前共识认为推荐给癌症病人的生酮饮食是安全的。

之前有一些证据表明高脂肪饮食可以对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数量降低。生酮饮食是否会诱导循环酮体,通过巨核细胞的代谢影响血小板生成?下面这个研究给了我们答案。

生酮饮食促进癌症患者血小板升高

这是一项来自上海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研究,首次在机制上发现生酮饮食能诱导循环β-羟基丁酸,增加骨髓巨核细胞中的组蛋白相关修饰,最后表现为影响血小板的数量变化。

通过体外试验和动物模型试验,研究者证实,生酮饮食可以减轻动物和人类化疗引起的血小板降低,而不会导致血小板增多症。

图1. 生酮饮食后小鼠的血液巨核细胞变化

当采用生酮饮食时,人体不易获得葡萄糖,只能使用酮体作为替代能源。生酮饮食里比较多的是脂肪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比较少。研究者发现生酮饮食会导致骨髓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血液循环的血小板增加。

这项研究不仅在动物模型试验中开展,还在一部分健康人群和进行化疗的患者中开展了研究。改用生酮饮食7天后,5名健康志愿者的血小板计数出现了升高。在28名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进行的回顾研究中,17名接受生酮饮食的患者,血小板计数较高,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发作记录也少。

图2. 生酮饮食之后健康志愿者的血小板情况

启示

关于“生酮饮食”,癌度曾分享过多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癌度公众号获取相关资讯。生酮饮食在治疗癫痫上取得了一定效果,部分脑癌患者也从生酮饮食中获益。

如果患者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存在血小板偏低的情况,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缓解,可以与您的主治医生沟通,看是否可以尝试生酮饮食。另外,生酮饮食的食谱是比较专业的,癌度建议有需求的患者在营养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尝试。

生酮饮食,来源摄图网

同时,欢迎大家加入癌度app、癌度微信群,互相分享交流生酮饮食的相关知识和信息。

参考文献:

Sisi Xie et al, Dietary ketone body–escalated histone acetylation in megakaryocytes alleviates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2)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