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PPT内容已经于前天分享过,但很多朋友提醒红色底色费眼,看不清,所以今天重新换了底色发一遍。希望能看上去舒服一些,并更值得分享扩散。
正文:肺结节的大量检出是近10余年的事,这促进了胸外科本身以及胸腔镜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青年才俊大咖,从胸腔镜下的肺楔形切除到肺叶切除,再到肺段切除或联合亚段切除,微创技术一步步向纵深发展,许多大咖的肺微创手术技术非常完美、观赏他们的手术视频就是一场视觉盛宴。
学术会议的交流内容也是从争议微创与传统开胸的熟优熟劣到原位癌是否需要肺叶切除以及是否需要淋巴结清扫,再到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的比较,更到肺段切除的技术提升与经验总结;
在术后辅助治疗领域也是比较靶向治疗不断前移,从晚期三线、二线到一线,再到向早中期术后靶向治疗过渡,目前甚至许多大咖针对多发磨玻璃结节也在建议病人自费用靶向药;局部治疗措施上,除了手术,微波、冷冻以及射频消融得到大力发展,适应证也从转移瘤或不能耐受手术的姑息治疗向早期磨玻璃结节或多发结节发展。
这些所谓的技术发展都基于“磨玻璃结节肺癌也是肺癌,不处理干预会转移复发要命”这样的思维。而如果磨玻璃为表现的早期肺癌根本不同于传统实性肺癌,极为惰性,随访窗口期宽,风险低,观察不至于影响预后,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来重新定义磨玻璃为表现的早期肺癌,从而总结、制定出适合此类疾病的专门诊疗指南呢?影像的诊断还有没有必要不断前移,引入AI诊断将肺结节的检出报告细致到2、3毫米的阶段呢?
业务量的攀升是好事、技术的进步是好事、学科的发展是好事、医院多了收益也是好事!但在我们将肺磨玻璃结节按传统肺癌处理的进程中一路狂奔时,是否有必要慢下我们的脚步,多些思考、多些总结、多些反省、多为病人考虑,做到真正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为导向来面对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
在医学发展的洪流中,保持医者初心、立足医生本职、心怀病人利益确实很难,形势逼人呀!但我总觉得该有更多思考、有更多呼吁、有更多声音、有更多经验、有更多分享,从而唤起结友、同道、社会来共同关注肺结节诊疗的混乱现状,期望能有所改变。
《叶建明说结节》一直致力于肺结节诊疗与治疗的临床工作,并对经手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解读,分享自己的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科普自己的心得。当水平与地位无法左右业内,便希望通过科普与分享影响结友、影响患者端,当他们面对被诊断与治疗时能有自己的思考,能参与到诊疗的决策中去,提出自己的想法顾虑,并能得到接诊医生同道的解答。如此,也算是为肺结节诊断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一点力量。
今天,我以PPT图片的形式,将近来想到的自己有关肺结节诊断与治疗方面的观点与理念与关注我的朋友做个分享,希望个人的思考能带来更多人的反思,最终能有益于广大结友,能早日出台专门针对磨玻璃肺癌的指南,从而规范诊疗行为、维护患者利益。如果亲们觉得有理,也希望转发扩散,惠及更多朋友!
以上观点理念只代表个人,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请大家辩证看待。此外,相关观点理念均在公众号《叶建明说结节》中有相关文章的表述与详细解读,包括这样考虑的理由依据及思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阅读(不一定全部按篇有的)。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