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采用什么方法你能保证不转移?
说起手术治疗,这可是肿瘤治疗中具有老大哥地位的治疗手段,之所以称其为老大哥,主要的原因是“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可能使得恶性肿瘤获得治愈的治疗手段”。这个时候肯定有人会说,手术的治疗效果也不尽如此吧,为什么有些人刚刚手术治疗了不久,就发生肿瘤复发或者转移了。这是治疗方法选择的问题,还是外科医生水平问题,还是这其中有着其他的原因。
复发、转移是恶性肿瘤所特有的生物学行为,正是因为如此,恶性肿瘤在治疗的过程中,强调的就是要将恶性肿瘤完整的切除,还要保留出足够的安全范围,同时还要完整的切除肿瘤引流区域的淋巴结,这些要求都是外科治疗的最基本内容。除了手术治疗以外,肿瘤治疗还要采取多种适合的综合治疗措施,积极改善预后,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以后出现复发、转移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肿瘤本身的性质、特征。在临床上,每一种肿瘤都有着不同的肿瘤病理学特点,对于那些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生物学行为较好的肿瘤,实施手术治疗以后较少发生复发、转移。与之相对,那些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其生长迅速、侵袭性强,术后极易发生复发、转移。这样说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是决定肿瘤特征的主要因素,这还真有些本性难移的意思。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那些低分化、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建议术后实施有计划的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以减少复发、转移的机会。
术前发生转移的情况:肿瘤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确定临床分期、评估疾病状态,为准确实施诊疗决策提供依据。早期肿瘤在术前发生肿瘤转移的几率、转移细胞数量均较少,手术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和效果;而晚期患者,肿瘤已经发生了广泛转移,此时即便是实施了手术治疗,也无法达到肿瘤完全切除的目的,复发、转移自然也是疾病的一个过程。
非根治性手术切除:部分肿瘤的体积较大,或者肿瘤已经直接侵袭到了周围的组织、器官,伴有淋巴结转移。此时完整切除肿瘤的难度极大,如果过分追求手术切除,会伤及周围重要的组织、器官。因此,在临床上尚需要兼顾重要组织、器官的功能,限制切除范围,这样的治疗势必会造成肿瘤组织的残留,也是肿瘤复发、转移的基础。这也需要术后实施其他诊疗技术实施治疗补偿、补充。
肿瘤综合治疗:恶性肿瘤诊疗发展到今天,肿瘤疾病综合诊疗理念已经成为诊疗的主要内容。除了手术治疗以外,还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传统医药治疗等多种手段,尤其是根据不同的疾病、病理、肿瘤分期、基因状态和患者状态而实施的不同治疗,可以获得最大的治疗效益。肿瘤综合治疗措施的实施,也是避免肿瘤复发、转移的主要措施和疗效的保障。
机体免疫状态:免疫状态、水平是维持机体正常组织、器官功能、代谢、微环境平衡稳定的主要因素。免疫抑制、机体免疫水平低下是引发肿瘤的主要原因,也是术后免疫监控、杀伤转移细胞、清除突变细胞的主要措施。而机体的免疫状态受到机体自身因素、肿瘤性因素、治疗性因素等作用和影响,导致机体的免疫水平下降,导致术后复发、转移的发生。
复发、转移是肿瘤术后防治的主要内容,在实施常规疾病诊疗的同时,还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善工作生活环境、调节心身状态。实施规范的定期随访、复查,最大限度的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条件,规范的随诊又为肿瘤随诊中再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恶性肿瘤成为可能。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