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硒健康网丨癌症肿瘤治疗助手

我从患者端叫停了这台上级医院的肺结节手术!

问诊病例分享:

前言:去大医院看病,有没有碰到下面这样的情景:

患者:医生,这是我的片子,帮忙看看要不要开刀?

医生:要开刀。

患者:是肺癌吗?

医生:好不好要要切出来化验了才知道。

患者:手术怎么做,切多少?

医生:这是医生的事,我们会考虑。下一位!

一般来说,医院级别越高,患者越容易相信,当然综合水平或实力肯定也越强。但目前的医疗现状,还真的并不总是越大的医院越仔细。而且专家门诊要看很多病人,上个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挂个号几百,就诊时间三五句话,再问医生也不耐烦解释(也是没有时间能详细解释)。

一定程度上讲,大的医院容易更加机械或流水线工作的模式,因为太忙,没有时间让医生静下心来思考。但若关系到是否动手术,而且是全麻的肺部结节病灶切除手术,我总觉得还是慎重再慎重一点为好,而不总是“术前不能定性质,切下来确诊”、“良性更好,恶性还早”这样的理念。近日被我叫停了一位网络咨询结友在某国内著名大医院的手术,但心里总还有慌乱和忐忑,主要是会不会让同道不悦?

临床资料:

基本信息:

女 38岁 。

疾病描述:

2021年11月发现混磨,2022年4月复查过,这次经过4个多月再次复查ct(2022-08-16填写)。病情是之前写的, 这个结节发现距今已经有一年三个月了。目前的报告都提示没有明显变化(2023-02-14填写)。

希望获得的帮助:

您能帮忙稍微详细的判断下这个结节的情况么?主要是右肺那个。谢谢您!

影像展示与分析:

我们先来看2021年11月的影像:

病灶1:右肺心缘旁小斑片状影,没有膨胀性,轮廓稍不清,没有胸膜牵拉,太小,还不能定到底是什么,但略偏长条状,应该良性的可能性大。

病灶2:右下叶脊柱旁微小磨玻璃结节,才2毫米许,中间似见小空泡征。瘤肺边界较清,如果持续存在,要考虑肺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的可能性大,但近期肯定没有什么风险,能随访。

病灶3:左下叶实性结节,与血管关系近,但密度高,边缘平直,没有膨胀性,良性的可能性大些,半年随访如无进展,更倾向良性。

病灶4:这就是所谓的主病灶,混合磨玻璃结节,中间部分密度较高,有微小血管进入,边上的磨玻璃成分密度感觉过低,与平时的肿瘤性质的磨玻璃不太一样,整体轮廓较清,但瘤肺边界感觉没有平常肿瘤磨玻璃那么清晰。是否恶性范畴,要随访对比才更有数点。

下面是主病灶2022年4月时的样子:

病灶变化不太显著,血管征是明显的,但边上的这支细小血管没有被病灶影响,没有血管弯征发生。

再看2022年8月连续层面的主病形态以及另外3处病灶的影像:

主病灶出现,靠前侧的边缘偏模糊,有点毛糙,密度高的部分感觉是穿过去的血管的样子。

病灶中间密度过高(与血管类似),周围磨玻璃成分密度较低,且偏模糊。

中间部分实性成分感觉没有收缩力,不是皱起来那种(粉色箭头);周围的磨玻璃成分较少,而且密度过淡(绿色箭头)。

此层容易让人觉得恶性,因为有微血管进入(桔色箭头);有实性成分(粉色箭头);轮廓较清(红色箭头);有磨玻璃成分(绿色箭头)。但我们以前也常说,如果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部分密度过高,而磨玻璃部分密度过低,则不太符合肿瘤性质的混合磨玻璃病灶。更容易是炎性伴周围纤维增生的关系。况且前面也讲了,靠后侧的血管(绿色箭头旁)与病灶很近,但没有被它牵拉形成角度(血管弯征)。

上图显示病灶夹在两支血管间,但血管没有被牵拉,穿行的血管也是走行没有改变,是不是意味着血管是正常走行,不是新生血管进入病灶?

上图是边缘区域的样子,密度甚淡。血管走行自然。

冠状位显示了病灶实性部分偏长条,密度很高,而且边缘锐利,不像肿瘤那么圆形或类圆形,密度杂乱、有触角或棘突或细毛刺样(粉色箭头),所以我怀疑这是血管影;而磨玻璃部分密度很淡,也无膨胀性(绿色箭头)。总感觉与早期肺癌影像不太符合。

矢状位见磨玻璃部分模糊不清,与肿瘤的磨玻璃不太像。

上图的矢状位清楚显示实性部分是血管的延续(桔色箭头),而不似圆形或类圆形的新生物的样子;周围的磨玻璃成分模糊不清,而且很淡(绿色箭头)。我觉得真不像肿瘤,而是血管周围炎症伴纤维增生可能性大些。

右肺另一病灶,与2021年11月几乎没有变化,仍偏长条状,没有风险,能随访。

右下微小磨玻璃结节仍在,中间密度略低,像小空泡征。考虑是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按密度应该没到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

左下病灶确实没有进展,所以应该是良性的。

我的意见:

右上主病灶是混合磨玻璃结节,边界相对较清,但给人的感觉实性部分密度过高而磨玻璃部分密度过低,这种表现的不容易是恶性。而且对比从2021年11月的到2022年8月的,基本上没有显著变化。

冠状位与矢状位重建后是局部血管增粗伴周围少许磨玻璃影,考虑血管周围慢性炎可能性大些,至少目前风险不高,能再随访;上叶前段靠心脏边缘处的斑片状模糊影,考虑慢性炎伴纤维增生可能性大点;左侧下叶的高密度结节是良性的;右下淡磨玻璃结节伴小空泡征的考虑是肺泡上皮增生,也许以后会发展成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但现在太小太淡,没什么风险,如果能常规年度体格检查复查关注,应该没什么危险,近期没有需要处理干预的病灶。以上意见供参考!

后续交流:

我:你的情况我觉得比较有细致分析价值,如果可行,我找个时间细致分析下。当然会隐去姓名、地域等相关敏感信息。

患:关键我们之前联系了不少外科医生和影像医师,不少建议手术。

我:下次看我的解析。

患:然后我们目前的情况已经住院了后天手术, 但是才找到您。知道了您在肺结节方面特别厉害。现在我们有点进退两难。

我:住院了?

患:对。昨天住院的。。。

我:那又可以叫停的。

患:然后我昨晚才知道您。

我:当然主病灶如果报伴肺泡上皮增生也是可能的。

患:住院ct 也就是前天的,做三维重建,报了个微浸润。

我:我觉得不大像。当然病理是金标准。但我一直的理念是从风险角度来考虑决定开或不开,或者介入干预的时机选择。

患:那您觉得我们现在怎么做合适呢?

我:我的想法是手术可暂停。半年后右上叶靶扫描下,然后再做决定。而且真手术,也是局部楔形切除就可以。不知道主管医生是和你说怎么切的?是不是要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之类的,或者又有没有建议机器人辅助下手术。

感悟:

昨天联系反馈说手术被我叫停了,已经办理出院。说实话,本已经住院手术的被我从患者端叫停,心中还是忐忑的,主要是怕被责怪。但我想,我只真从患者利益角度来考虑,以我的经验觉得还没到必定要手术的程度,也没有错,我只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因为从右上主病灶前后对比以及薄层CT的细节信息来看,总感觉与恶性不太符合,有些奇怪的地方。

当然仅从影像,我也不能百分之百就说必不是恶性。但就如我一直强调的理念:当病灶不太典型,良恶性不太能十分确定时,前后对比有没有变化至少可以来评估风险是大还是小。

就如此例从2021年11月到2022年8月,再到2023年2月份(按患方描述没有明显变化),基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至少真微浸润也好,原位癌也罢,风险肯定是不高的,半年随访是不至于耽误病情的。手术虽不大,但毕竟要全麻,要切肺,还是有一定的创伤的。如果切了报慢性炎伴肺泡上皮增生,虽是运气好,但仍是不太划算的。肺结节风险小时何必一定要除之而后快呢?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