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是非常幸运的,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又令人生畏。
有不少觅友就发现,术后不久自己的上肢“变胖变粗”了,偶尔还有一些疼痛、酸重无力、运动功能障碍。这一“局部肥胖”正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淋巴结水肿。
根据2021年《中国乳腺癌生存质量白皮书》显示:有71.3%的患者进行了腋窝淋巴结清扫,其中,有3.7%的患者出现患侧严重的水肿,49.8%的患者在日常提、搬杂物方面存在限制。
这主要是由于淋巴回流障碍会导致导致局部组织营养不良,除了手臂变粗、疼痛以外,还可能伴有皮肤改变,比如局部水疱、溃疡等,病情发展到后期会并发淋巴管炎或蜂窝织炎,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少患者甚至会感觉自己是个什么都不能做的“废人”,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负担也会更重。
而手术方式的不同,淋巴节的清扫范围的大小,都与术后淋巴水肿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以下就一起来看看不同的手术后应如何防治淋巴水肿。
一、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
有研究显示行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患者术后淋巴结水肿的发生率大约在5.6%左右[2],在几种术式中是淋巴结水肿发生率最低的。
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在最大程度上切除病变组织并保留乳房,且对乳房和腋窝的创伤更小,而且手术保留了大部分的淋巴组织,所以在术后淋巴回流也更为通畅,降低了淋巴系统负荷,预后相对也更好。但术后对于淋巴水肿的防治也不可掉以轻心。
预防
由于创伤小、恢复快,建议患者在术后可以尽快开展功能训练,将有利于上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在术后便可以开始锻炼,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但要避免过劳。
图片来源:摄图网
①运动:术后当天指导将患侧肘部抬高30~40cm,使上臂高于前胸壁水平,反复10-15次;或是握拳后松开,反复锻炼20次。在术后1周便可以开始进行上肢的前屈、外展、爬墙运动。
②护理:首先可以让家属帮忙在患侧上肢皮肤上涂抹润肤霜,然后轻轻按摩,以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淋巴回流。
白天佩戴弹力套袖,夜间更换加压绷带治疗。同时要避免提重物、戴戒指、手镯,也不要对患侧上肢量血压。平时还可以多使用患者上肢梳头、刷牙、翻书、打电话等,锻炼其灵活度。
治疗
专业治疗上可以采用空气压力泵治疗淋巴水肿,将其充气袖套置于水肿肢体,泵压力会间断地逐个腔房呈向心性充气,将水肿液挤入血液循环。还可以使用中药、香豆素、干扰素等药物来治疗上肢淋巴水肿。
二、保乳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
研究显示: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病人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概率约为19.9%[2]。
如果医生在术中对前哨淋巴结活检时发现阳性淋巴结居多,那么就会考虑进行腋窝淋巴清扫,因此相对而言创口也会更大。
腋窝淋巴结清扫虽然保证了肿瘤被去除干净,但同时也影响了淋巴回流,使得淋巴结水肿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且有时淋巴水肿并不是在术后短时间内发生,而是悄悄“潜伏”,直到1-2年后才慢慢出现。
预防
术后可以尽快开始按摩、以及功能锻炼防止淋巴阻塞和瘢痕挛缩,平躺和坐下休息时在患肢底下垫上枕头以抬高患肢,避免患肢受压,睡觉时也不可将患肢压在身下。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不可用患肢长时间打麻将、做家务、干农活,或者未佩戴压力袖长途旅行,还要防止蚊虫叮咬或刀割伤后感染、不可进行静脉穿刺。
治疗
首先还是选择空气压力泵和药物治疗,若是仍反复水肿,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以提高淋巴系统转运能力。常用的术式有:
①负压抽吸术:通过多个切口行吸脂术清除皮下组织内瘀滞的淋巴液和增生的脂肪组织,也就是将患肢里淤堵的“垃圾”吸出去,以缓解患肢肿胀改善外形,术后还需辅助物理加压疗法以防止水肿复发[3]。
②筋膜条引流术:在皮下埋植引流物(如丝线、橡胶管等),将浅筋膜内的淋巴液引流到深筋膜,再经深筋膜内回流,创建功能性淋巴引流,让淋巴循环重新“动起来”
三、乳房全切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
有报道显示,该术式的淋巴水肿发生率达到了39.5%[4]。
当乳房病变组织有好几处,且淋巴结转移范围较大时,应患者的要求和防复发转移的综合考虑,可能会完全切除乳腺组织和进行大范围的淋巴结清扫。
预防
除了以上提到的预防措施外,还要注意避免患侧的日晒、蒸桑拿、红外线以及热敷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若想泡温泉,请不要将患肢进入温泉水中,否则热效应会使血流增加,淋巴也随之增多,在淋巴系统回流功能低下时,会快速引发淋巴结水肿。还要注意皮肤的保湿,如果皮肤干燥,建议使用无刺激的润肤露涂抹。
治疗
在大范围淋巴清扫后,运动、压力泵、物理治疗对缓解淋巴水肿的效果有可能不佳。此时需要尽快手术来重建淋巴通道:
①淋巴-静脉系统吻合术:通过手术将淋巴系统和静脉系统连接起来,通过二者之间额度压力差来达到促进淋巴回流的目的。近年来有学者研究表明,人肢体集合淋巴管有着节律的自主收缩活动,并产生相当高的压力,推动淋巴液回流,从而保证病人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5]。
②淋巴结移植术:有报道显示,将取自腹股沟区的淋巴结移植到患侧腋窝部位,能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不仅如此,还能增强患者的皮肤弹性,减少水肿上肢的维度,以及降低蜂窝组织炎的发生率[6]。
The End
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也是在患者从手术“死里逃生”后的又一道坎,所以一定要仔细观察,早期发现,尽快预防,在未发生时阻止它发生,在发生后马上介入治疗以延缓甚至逆转淋巴水肿病程的进展。
图片来源:摄图网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