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硒健康网丨癌症肿瘤治疗助手

放射性口腔粘膜炎

头颈部恶性肿瘤,如鼻咽癌、扁桃体癌、上颌窦癌、颊面部肿瘤、舌癌、口底癌以及头颈部淋巴瘤都是对放射线敏感,适宜实施放射治疗的肿瘤,放射治疗自然就成为适宜治疗的有效手段。当放射治疗剂量达到50~70Gy的时侯,就不可避免地合并发生放射性反应与损伤。

依照不同组织及放射治疗的特点,在对口腔及其周围组织进行放射治疗的时候会出现各种损伤表现,也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包括,放射性口腔粘膜炎、放射性口腔干燥症、放射性龋齿、骨坏死等,其中以放射性口腔粘膜炎较为常见。

口腔的粘膜上皮细胞对放射线比皮肤鳞状细胞更加敏感,因此,对于口腔粘膜的放射性反应的开始时间及其高峰,均比皮肤反应发生早一些。口腔粘膜区域实施放射治疗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就可以逐渐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

软腭、口腔底部以及舌的侧缘和腹面是对放射线的照射尤为敏感的区域,接受20Gy的照射以后,即可产生局灶性粘膜炎症,主要表现为粘膜红肿、吞咽不适或者是吞咽时局部疼痛,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局部片状薄层白膜形成,此系脱落的上皮细胞、渗出的纤维质及少量的细菌混合所致。

随着放射剂量增加达到30~40Gy时,部分粘膜可以形成浅表溃疡,粘膜受损可累及全部口腔,伴有弥漫性糜烂、充血,常见于治疗开始后2-3周之间,患者伴有口腔、咽喉不适,出现热感、干燥、疼痛而影响迸食或吞咽困难等。粘膜炎严重到必须停止治疗的程度,通常反应可在10~15天后消退。

放射性口腔粘膜炎是放疗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一种并发症,其反应的程度与放射线的质量、治疗时间长短有关,和每日剂量及总照射量成正比。减少粘膜炎症的最好的方法是停止放疗,给机体以休息与恢复机会。但在治疗恶性肿瘤时,应该以消灭肿瘤为主要目标,对口腔炎可以积极地对症处理,以减少病人痛苦,完成放疗计划。

在实施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针对其发生的防治措施也是肿瘤中的主要内容。

口腔护理:常规的口腔护理是预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主要措施和作用,主要包括加强口腔检查、保持口腔湿润、勤刷牙、假牙残根的处理以及避免刺激性食物。

营养支持: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所共有的临床特点,头颈部肿瘤在初诊时营养不良发生率约为3%-52%。手术,放化疗以及综合治疗可以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因此,对肿瘤患者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不仅有利于患者的整体恢复,也能够加速口腔黏膜的愈合。

疼痛治疗:有效的控制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所导致的疼痛是治疗的方法和策略,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疼痛的缓解也有利于患者的饮食摄入,改善营养状况。

口腔冷冻疗法:口腔内局部温度降低,具有收缩血管,降低黏膜组织氧含量,预防感染,减轻疼痛,减轻口腔黏膜损伤的作用。此外,口腔内温度降低也不利于细菌生长,减少局部感染的机会。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以外,医疗上低能量激光疗法,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抗微生物药物使用,维生素A、E的使用,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的使用以及部分口腔黏膜保护剂对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均具有预防、治疗作用。

中医药治疗是我国肿瘤疾病诊疗中的优势所在,科学的辨证论治具有很好的预防、治疗作用,部分患者也可以采用中医外治,包括辨证选穴实施针灸治疗或者中药液含漱等措施。这些措施都需要在医生处方管理下规范实施。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