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
【品种来源】豆种植物儿茶的去皮干枝加水煎熬制成的干燥膏块。儿茶原产于缅甸、印度、斯里兰卡等国,我国浙江、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均有栽培。一般在冬季采集枝干,剥去外皮,截成碎片口水煎煮数小时后,过滤取汁,再浓煎至糖浆状,冷却后倒入准备好的特制模型中,晾干或烘干后即成儿茶膏;也可将浓缩至糖浆状的液体倒入洁净的木盘中,待冷却凝固后切成方块状,干燥后即可应用。
【别名】孩儿茶、儿茶膏等。
【性味】味苦涩,药性凉。
【功效】清热化痰,凉血止血,敛疮生肌,解毒抗癌。用于食管癌、胃癌、肺癌、直肠癌、宫颈癌、骨癌、肝癌等,此外,本品是中医治疗急、慢性肠炎、上消化道出血、肺结核咯血、痔疮出血及一切痈肿破烂不敛口等症的常用良药之一。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有儿茶素、山奈酚、儿茶酸、半乳糖等黄酮类及酚酸类和多聚糖类成分。药理研究表明,本品不但有抗心律失常、保护肝脏及止泻、止血和抗菌、抗病毒等作用,而且有较强的抗癌效用。
【日常应用】本品用于抗癌,多与他药配伍煎汁服、研末服,或制成丸剂、片剂口服;亦有研末调敷外用等。
- 煎剂
(1)儿茶红姑汤:儿茶、红花、石菖蒲、鸡血藤、山慈姑。加水煎汁,每日1剂,分2—3次饮服。适用于食管癌。
(2)儿茶白及汤:儿茶、白及、仙鹤草,加水煎汁,每日1剂,分2—3次服。适用于胃癌、肺癌咳血。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
【按语】儿茶之功《医学入门》谓其:“消血,治一切疮毒。”《本草正》曰:“降火生津,消痰涎咳嗽,治口疮喉痹……吐血、衄血、便血。”而近代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证明,本品不但善疗咽喉肿痛、上消化道出血、肺结核咳血、急慢性肠炎等病,而且对胃癌、肝癌、肠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有较好的效果。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