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病理检查报告单后,很多患者往往是一头雾水,特别是病理诊断这块,写着什么乳腺腺样囊性癌、导管内癌……我患的难道不是乳腺癌吗?别紧张,其实这些是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类描述性术语。
为什么要进行病理分型?乳腺癌病理类型都有哪些?今天这篇科普文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一、乳腺癌病理分型的意义
乳腺癌有很多分类方法,其中组织学病理分型是乳腺癌最重要的分型方式。
进行病理分型意义重大,除了能够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恶性程度,评估预后,医生亦可以针对一些特殊的组织病理类型进行差异化的处理。
二、乳腺癌各病理分型及预后
从病理组织学的角度,目前乳腺癌可以分为非浸润性乳腺癌以及浸润性乳腺癌两大类,这两类又都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分型。
01、非浸润性乳腺癌
非浸润性乳腺癌又称原位癌,“原位”的意思是“在原地”,因此原位癌指的是局限在最开始生长的地方(黏膜上皮层或皮肤层内),尚未突破皮肤或粘膜下基底膜、侵犯到周围组织的一种癌变。
图片来源:摄图网
根据组织来源不同,非浸润性乳腺癌可以分为「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两类。
1)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
导管内癌有低级别、中级别和高级别之分,高级别的导管内癌的癌变风险很高,往往被认为是浸润性导管癌的前驱病变,不经治疗最终可能会发展为浸润性导管癌,进展风险比例为14%~53%[1]。
2)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
小叶原位癌虽然被当作乳腺良性病变,但也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潜在可能。有研究显示,小叶原位癌的患者终生发生癌变的概率为5%~32%,平均癌变率为8%[1]。
因此学者认为,小叶原位癌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癌前病变,也需要进行治疗,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小叶原位癌患者。
预后:
非浸润性乳腺癌属于乳腺癌的最早期阶段,没有突破基底膜,没有局部浸润,就像是一颗刚萌芽的种子,根系浅,较容易连根拔除。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不需要化疗,患者通过积极治疗5年的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
02、浸润性乳腺癌
浸润性乳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乳腺癌。所谓的“浸润”,指的是癌细胞已经穿透了导管或小叶腺泡的基底膜,进入间质并侵犯周围组织。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以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为标准,浸润性乳腺癌可以分为「浸润性特殊癌」和「浸润性非特殊癌」两类,这两类中还包含了多个亚型,不同的亚型恶性程度不一样,各自预后也有所差异。
「浸润性特殊癌」包含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腺样囊性癌、粘液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乳头派杰病。
「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单纯癌、腺癌。
预后:
浸润性特殊癌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形态结构特点,预后一般较好;浸润性非特殊癌占所有浸润性癌50~80%左右,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其组织学形态结构无特殊性,预后略差,不如浸润性特殊型癌[2]。
三、乳腺癌分子分型决定治疗方向
临床上,确定不同的病理分型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进行针对性治疗,这是提高治疗效果,但在制定系统治疗方案的时候,分子分型仍是主要的参考依据。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根据患者是否有基因突变、激素受体和细胞分子状态将乳腺癌分为四个亚型:LuminalA、LuminalB、HER-2过度表达型和三阴型(Basal-like 型)。
1)Luminal A型乳腺癌:
发病率为44.5%~69%。这类型肿瘤较小,分期较早,淋巴结无转移或转移较少,是乳腺癌患者中预后最好的一个亚型[3]。
治疗策略:
Luminal A 型对内分泌治疗较为敏感,早期采用内分泌治疗效果最佳,对中晚期可采用内分泌治疗+化疗方法。
2)Luminal B型乳腺癌:
这类型肿瘤较大、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较多,且相比Luminal A 型乳腺癌更易复发转移,且向骨转移的概率相对较大[3]。
治疗策略:
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用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的方法。
3)HER2过表达型:
此类型肿瘤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发病率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30%[4]。
治疗策略:
失去了内分泌药物治疗的机会,目前抗HER2靶向治疗是这类型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
4)HER2低表达:
有学者在研究HER2状态时发现,约45%~55%的乳腺癌患者呈现HER2低表达状态,即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为IHC1+或IC2+且ISH阴性[5]。
治疗策略:
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无法从传统抗HER2治疗中获益,但目前一些新型药物的问世,如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癌症疫苗、双特异性抗体等,可以为“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提供治疗机会[6]。
5)三阴型乳腺癌:
即激素受体ER、PR和HER-2均为阴性,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左右。其具有高度侵袭性,癌细胞容易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且肿瘤异质性强、突变频率高,缺乏特异性治疗靶点,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均对其无效。
治疗策略:
主要治疗手段为化疗,不过容易产生耐药,且获益不够理想。近年来,有研究显示部分存在BRCA1 /2突变的患者可从PARP抑制剂获益;免疫治疗、ADC药物也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
结语
在乳腺癌治疗前充分明确病理分型、分子分型非常重要。乳腺癌组织病理分型、分子分型相当于一个“法官”,它可以判决患者的预后生存,对患者该选择什么治疗方案和药物,也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