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育也玩起了“科技与狠活”,会发生什么?
大家都知道只有一男一女发生关系,才能生育宝宝,但是中国科学家已经玩起了“狠活”,未来或许无需男女搭配,也能生孩子。
一、为什么人类要男女“合作”才能够产生后代?
让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初中课本上的知识,生物的生殖主要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1、无性生殖:
无需精子的结合,直接从单独母体的卵子发育而来,后代基因与母体完全相同。
2、有性生殖:
卵子和精子是不可或缺的两个物质,由雄性和雌性生物的基因相结合后产生独一无二的后代。对于人类来说,实现生育,要一个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内顺利着床,才能发育成胚胎,最终分娩。
为什么非要一男一女才能生孩子?
因为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中,一些基因只能来自于父本、一些来自于母本,在两者皆有的前提下才能产下健康的后代,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基因组印记。
简单的来说,一般情况下,单独只有一位女性和男性是没有办法生育的,需要一位女性通过精子提供一半遗传物质,另一位男性提供另一半遗传物质,“拼出”一个宝宝。
那这层生育屏障,有没有可能打破呢?中国的专家已经陆陆续续在研究,从生殖细胞的基因层面进行突破。
二、医学新突破:人造胚胎、人造精子、人造子宫陆续出现
1、人造胚胎
胚胎干细胞是胚胎发育早期胚囊内细胞群中未分化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以及多向分化的潜能。
近期,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干细胞》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成果,第一次使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食蟹猴的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了类胚胎结构。
这些胚胎结构与天然胚胎十分类似的结构,而后研究人员成功将这些胚胎植入了8只母猴子体内,母猴子随后出现了妊娠反应。
2、人造精子
2016年3月,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在权威期刊《细胞·干细胞》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通过实验成功让小鼠胚胎干细胞产生了功能性精子样细胞,这些细胞注入小鼠卵细胞内,成功生出了可生育的小鼠后代。
这项技术有啥用?很多人可能并不理解,其实对于有死精症等不育男性来说,是一个福音。如果技术进一步发展,对于女性来说,或许就不需要男性,就可以利用干细胞技术制作出精子来实现生育。
3、人造子宫
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人造子宫胎羊体外培育实验,这是一项极具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这项技术又有啥意义?难道将来人造子宫可以直接取代女性来孕育胎儿吗?其实这项技术目前的研发目的,主要还是针对早产儿,每年全球有1500万左右的早产儿出生,而我国早产发病率约占分娩的5%-15%,数量还是十分庞大的。
然而针对早产儿的主要还是以保守治疗为主,或多或少都有副作用,而人造子宫可以模拟子宫的环境,为宝宝发育提供场所。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无疑会给不孕不育人群带去新的希望,但现在很多人出现不孕不育其实是自己“作”的,想要预防一定要从改变不良习惯做起。
三、不孕不育人群越来越多,如何保护生育力?
数据显示,我国育龄期夫妻的不孕不育率逐年增高,已经达到12~18%,其中66%的女性年龄<30岁,这表明不孕不育在女性身上已经逐渐年轻化。
这些行为,要趁早纠正
1、过度减肥
不少女性都以瘦为美,在日常为了瘦会严格控制饮食,仅摄入低脂肪的食物。但这样做对于女性生育力威胁很大,雌激素的产生需要脂肪组织配合,当女性没有摄入足够脂肪时,可能会导致卵巢无法生产激素,生理期也会随之出走,难以正常怀孕。
2、滥用避孕药
滥用避孕药会导致内分泌失调、月经紊乱,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诱发女性不育以及妇科肿瘤发生。
3、多次人流
多次人流容易诱发盆腔黏连,继而影响到女性正常的生育能力。
4、吸烟喝酒
烟草内的尼古丁会降低体内激素分泌、杀伤精子,而酒精则会直接毒害生殖器官,让男性睾酮水平降低,对生殖能力威胁很大。
5、久坐
久坐会导致阴囊、尿道、睾丸等受到压迫,容易影响精子的生成和发育,降低男性生育力。
在未来,或许人类繁殖已经不需要男女配合,单单一方就能自主拥有下一代。但这种技术尚在研究阶段,也存在伦理上的争议,现在我们还是要尽可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别等到出问题了再后悔,那可就来不及了。#如何做健康老年人#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