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要点:
01.脆弱群体如何应对“长新冠”与“甲流”;
02.放疗相关问题答疑解惑;
春季是各类感染疾病的高发季节。随着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感染阳康后随之而来的“长新冠”也成为困扰很多人的问题;近期甲型流感病毒传播也逐渐进入上升期,并在各大易感人群中逐渐蔓延。面对“长新冠”和“甲流”的双重夹击,老年人、肿瘤患者等脆弱人群如何更好的应对?
为此,免疫+联合良医汇,邀请到了湖北省肿瘤医院程天翠护士长、湖北省肿瘤医院胸部内科主任冉凤鸣教授和放疗中心主任韩光教授,教大家科学应对流感季,以及对癌症放疗相关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以下是精华干货内容,您也可以通过音频方式获取。
冉凤鸣 教授
湖北省肿瘤医院胸部内科主任医师
湖北省肿瘤医院胸部内科主任医师
湖北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免疫治疗不良反应MDT专家委员会常委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姑息治疗与人文关怀分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安宁辽护工作委员会癌痛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药学会络病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抗癌协会淋巴痛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理事
武汉抗癌研究会第三届理事
一. 脆弱人群如何应对“长新冠”与“甲流”?
长新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有10% 到 20%经历过某种形式的“长新冠”。长新冠的定义为:一个人在感染新冠病毒3个月后,还持续存在或复发的症状,包括有:疲劳、呼吸急促、失眠、认知问题(思维和记忆)等问题。
01
“长新冠”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长新冠”常见症状有极度疲倦、呼吸急促、嗅觉丧失、肌肉疼痛,其他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和注意力问题(“脑雾”)、胸痛或胸闷、睡眠困难(失眠)、心悸、头晕、关节痛、抑郁和焦虑、耳鸣或耳痛、恶心、腹泻、皮疹等。
02
哪些人易受到“长新冠”的影响?如何应对?
据美国疾控中心介绍,研究表明,一些人群可能更容易受到“长新冠”的影响,如在感染新冠前有潜在健康问题的人,如心脑血管、糖尿病、肿瘤患者等亚健康人群;未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在感染新冠期间或之后出现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的人,比如一些心肌炎、病毒性肺炎等等,这些人可能更容易受长新冠的困扰。
但是面对“长新冠”也不必过于恐慌,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不同的症状积极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对症下药,听取医生的合理建议。
【一起来听听冉凤鸣教授的科普】
▼
“长新冠”的症状及易感人群音频:00:0001:51
甲流
近段时间甲流来势凶猛,一般来说春季是流感和其他感染性疾病高发季,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4大家族,其中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较为常见。甲流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01
甲流常见症状
甲型流感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都是呼吸系统疾病,感染症状相似,均有发热、头痛、肌痛、浑身不适等症状。流感发病严重程度与个体免疫状况有关,一般说来,流感典型症状以突然发热、头晕头痛、肌痛、同时可伴有喉咙痛和咳嗽、鼻塞、流涕、胸痛、眼痛、畏光等症状。而对于免疫力低下、年龄较大或有严重基础病的患者,还会有感染肺炎的可能性。
【一起来听听冉凤鸣教授的科普】
▼
甲流常见症状音频:00:0000:27
02
为什么甲流会流行起来?
过去新冠病毒流行期间,由于大家采取了一些较好的个人防护措施,比如说戴口罩,减少聚集等,但因为近几年很多人没有接种流感疫苗,并且近期人群聚集的情况增多,而冬春之交本来就是许多细菌病毒活跃的季节,所以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感染。
【一起来听听冉凤鸣教授的科普】
▼
为什么甲流会流行起来?音频:00:0000:26
老年人、肿瘤患者等脆弱群体是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不论是面对“长新冠”还是甲流,我们自身的免疫力是最重要的。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战胜病毒的终极武器。免疫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免疫细胞可以有效识别和清除入侵体内的病毒细菌等,但如果免疫力低下,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也随之下降,免疫细胞不能很好的消灭病毒。由于免疫衰老、肿瘤的发生、治疗和营养不良等问题,肿瘤患者、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群体大部分都属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这一类人群也是易感群体。
胸腺法新—–帮助脆弱人群重建免疫防线
脆弱群体有效抵抗甲流等病毒感染,除了做好防护尽量减少感染风险、接种疫苗外,一个强悍的免疫力是健康的基石。提升免疫力除了营养支持、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等常规手段外,还可以使用目前临床中应用广泛的免疫调节剂——胸腺法新,它一方面可以帮助免疫系统对病毒、细菌的识别,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提高机体对病毒的防御功能,有利于病毒的清除。早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胸腺法新就被证实可以降低患者重症率,减少患者肺部损伤。
【一起来听听冉凤鸣教授的科普】
▼
老年人、肿瘤患者等脆弱群体是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音频:00:0002:11
韩光 教授
湖北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主任医生
主任医师,肿痛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湖北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主任
美国内布那斯加州大学医学院(UNMC)放疗中心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责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立体定向放疗学组、儿童肿瘤放疗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故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肺癌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放射治疗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中枢神经淋巴瘤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需委
湖北省临床肿国学会奥咽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管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望以第一成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31营,主要发表在Call Research,Eur Respir J、Radiother OncalClin MicrabialInfect.Clin Lunn Cancor.Frontiors in Oncology 等期刊。
临床研究表明,我国与国外恶性肿瘤治愈率差异较大的原因之一,包括放疗的使用率。在肿瘤治疗中,美国近70%的患者接受过放疗,而我国肿瘤患者放疗率只有不到30%。
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与国人对放疗的副作用存在恐惧心理有关。实际上,放疗跟手术一样,都属于局部治疗,是可以达到根治的一种治疗方式,但是由于有些人对放疗不了解或者排斥恐惧,往往会放弃使用放疗。其实对于放疗,只要能尽早采取措施,合理干预,不但可以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还能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总而言之合理使用放疗,能为患者带来诸多生存获益。
对于放疗目前很多患者都抱有疑问,韩光教授为大家做了详细解答。
Q1:精准放疗和普通放疗是根据个人的病情而定,还是根据医生自己的选择?
韩光教授: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现在基本上以精准放疗为主。不同的患者放疗的目的也不同,比如有些发生转移的晚期患者,放疗的目的就是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应用的精准治疗可以把剂量投射的更高,除了治疗肿瘤本身外,还可以帮助患者预防和控制复发转移,从而帮助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机会。
【一起来听听韩光教授的科普】
▼
韩光教授答疑解惑01音频:00:0001:15
Q2:胶质瘤患者复发了,可以通过放疗减少复发率吗?
韩光教授:目前胶质瘤的易复发仍属于临床医学上面临的难题,这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首先由于大脑神经耐受剂量偏低,所以放疗如果使用很高的剂量,可能会对神经造成较大的损伤,所以放疗时医生只能平衡剂量;第二个原因是目前胶质瘤的靶向药物不多;此外如果反复做手术,难度较大。
现在也出现一些新的治疗模式,可以降低胶质瘤的复发率。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这个难题会被攻克。
【一起来听听韩光教授的科普】
▼
韩光教授答疑解惑02音频:00:0000:47
Q3:放疗是不是只有一次机会,如果后续治疗再出现问题,还能继续放疗吗?
韩光教授:根据癌症不同的区域和位置,患者可能需要做二次甚至做三次放疗,但是否可以做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听从主治医生的建议。例如有的患者癌细胞对射线不敏感,这种情况就不建议做二次放疗。
另外考虑到安全性和放疗的副作用问题,如果第一次放疗效果较好,需要做二次放疗,一般也建议至少间隔半年以上。
【一起来听听韩光教授的科普】
▼
韩光教授答疑解惑03音频:00:0000:53
Q4:肺癌头部有转移,想要做放疗用哪一种技术(刀)效果会比较好?
韩光教授:如果说是多发转移,不建议做刀,建议做全脑的放疗,如果说只有一两个或转移不多,可以使用放疗。
关于放疗刀可以选择速锋刀或者伽马刀,两者效果基本上差别不大,但具体需要结合病人实际情况,由专业的医生给出合理建议。
【一起来听听韩光教授的科普】
▼
韩光教授答疑解惑04音频:00:0000:53
Q5:肺癌患者刚刚结束化疗,现在抵抗力还是有些低,之前用过胸腺法新还能继续用吗?还要用多久?
冉凤鸣教授:这是在临床中大家咨询较多的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胸腺法新在重症肺炎、抗肿瘤治疗等方面,能帮助提升患者免疫力。因此,建议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且经济条件允许,在医生的合理建议下进行使用。
目前甲流盛行期间,很多患者或者老人会接种疫苗,但是由于老年人自身的衰老,以及合并不少基础慢性疾病,其免疫系统功能也相应减退,因而对疫苗的应答能力也会有所下降。这个时候,可以使用免疫增强剂如胸腺法新,它可以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帮助免疫细胞提高对疫苗的识别,更快的产生相应抗体,达到对机体的保护。
【一起来听听冉凤鸣教授的科普】
▼
冉凤鸣教授答疑05音频:00:0001:26
小 e 总 结
甲流并不可怕,对大部分身强体壮的成年人来说,大部分人不经治疗也可自行痊愈。但对于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和肿瘤患者等群体危害较大,容易引起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对于这类高危人群,不要盲目等待自愈,尽早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也可以使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带好口罩,做好防护,最重要的是提高免疫力,筑牢自身免疫防线。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