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根
【品种来源】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鳞茎。产于广东、福建、江苏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栽培于花圃及庭院中。春、秋季采挖,以个大、内心充实者为佳,截去苗茎及须根,用开水撩后切片,晒干备用。
【性味】味苦,性寒,有小毒。
【归经】入心、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散结抗癌。用于乳腺癌、皮肤癌等。此外,本品还可以治鱼骨鲠喉,痈肿疮毒等。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多种生物碱,如石蒜碱、伪石蒜碱、多花水仙碱等成分。此外,本品还有抗病毒及堕胎的作用。
【日常应用】因本品有毒性,具体应用时,常以捣汁外用为主。
- 外用
水仙糊:鲜水仙花根适量,洗净,截去苗茎及须根,捣烂涂敷于患处,每日1次。本法亦可以捣烂用米醋调敷于患处。适用于乳腺癌初起。
【按语】水仙根善消痈肿疮毒,《岭南采药录》谓:“取头部捣烂,敷治乳痈;治一切疔毒痈疽,捣烂敷之,能散毒。”今人取本品捣敷治疗乳腺癌初起即源于此。从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有关应用来看,本品有一定的抗癌效果与应用价值。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