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分享:
前言:我们如果检查发现肺结节,听得最多的建议是随访。随访的目的是等病灶是炎性时吸收好转;病灶良恶性难定时让时间来区分;病灶是早早期肿瘤时待它进展有风险时干预等。当然除了随访,也有查出来考虑恶性从而建议手术的,但之所以手术是因为考虑结节肺癌可能性大,而且有一定风险了。此中,纯磨能安全随访,混合磨玻璃结节风险相对较大,实性结节若考虑恶性则风险也高。今天分享的这位结友,随访从金华跟到杭州,她原来就有磨玻璃结节考虑是肿瘤范畴的,但密度低,风险小,还没到需要手术的程度。而其在2023年1月份的随访中发现右肺上叶新发的混合磨玻璃结节,也有许多恶性征象,要不要干预?还是仍按计划随访?我们一起来瞧瞧。
一般情况:
结友,女性,41岁,检查发现肺结节。
2023年1月影像:
病灶1:右上叶淡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边缘略糊,因持续存在,考虑是肿瘤范畴的,以肺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能性较大,但风险小,能随访。
病灶2:右上叶边缘显糊磨玻璃结节,总体轮廓较清,但瘤肺边界不清,持续存在也以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但有时慢性炎伴纤维增生也可这样,至少目前能随访。
病灶3:右上叶实性微小结节,边上有卫星灶,密度过高,卫星灶密度稍低,考虑炎性可能性大。
病灶4:右上叶磨玻璃结节出现。
整体轮廓较清,边缘不平,内部有血管穿行。
边缘有毛刺征,整体密度欠均。
密度不均杂乱,边缘不平,内部血管穿行。
病灶边缘毛糙,内部有实性成分。
病灶紧邻水平裂,为混合磨玻璃密度,灶内密度不均杂乱,粉色箭头示中间有实性成分;紫色箭头示有毛刺征;砖色箭头示有浅分叶征;红色箭头示瘤肺边界较清;蓝色箭头示水平裂未见明显牵拉影响。
感觉中间密度高的部分缺乏收缩力,实性成分毛刺不明显,邻近叶裂不牵拉。
实性部分靠水平裂侧较为平直。
病灶与水平裂接触面较宽。
缺乏收缩力。
病灶5:左下叶实性微小结节,非圆形或类圆形,边缘略显模糊。考虑炎性可能性大些。
病灶6:右中叶微小实性结节,密度过高,边缘较清,考虑良性可能性大。
病灶7:左下叶微小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部分密度过高而磨玻璃部分密度过低,更符合炎性。
病灶8:右下叶近膈面微小实性结节,缺乏膨胀性,像肺内淋巴结的样子。
影像判断:
患者原有肺结节随访,病灶4为新发现的最大病灶,有边缘不平、毛刺征、血管穿行、混合磨玻璃密度、内部密度杂乱等诸多恶性征象。但有两点最主要的不符合:一是从无到有太快,不符合磨玻璃为表现的早期肺癌的发展规律;二是邻近胸膜(水平裂)但居然没有牵拉影响,说明收缩力弱。再加上病灶3、病灶5、病灶7也是新发现,而且整体感觉显糊,密度显得过高,符合炎性表现,又在新冠前后发现的,所以首先考虑是炎性的,我当时建议其口服消炎药后过3个月复查。
2023年4月复查影像:
病灶1没有变化,所以仍考虑是肿瘤范畴的,但能随访。
病灶2没有吸收,但密度低,也能随访。
病灶3已经吸收。
病灶4已经吸收。
病灶5基本吸收,只有极淡的少许异常影。
病灶6没有变化,考虑良性的实性结节。
病灶7已经吸收。
病灶8没有变化,仍考虑肺内淋巴结可能性大。
感悟:
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影像特征虽然很重要,但前后对比以及病史也同样非常重要,我们考虑病灶是恶性或不是恶性,要通盘解释得通才可以。实性结节边缘显糊的、又是多发的容易是炎性;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部分密度过高而磨玻璃部分密度过低的容易是炎性;实性结节伴卫星灶的容易是炎性;纯磨玻璃结节持续存在的容易是恶性范畴;新冠流行期间发现的病灶千万不要轻易认为是肿瘤!这类炎性恢复期的病灶与表现为肺癌的混合磨玻璃病灶单凭一次的影像确实很难区分,但只要给机体一点时间,它马上能现出原形!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