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咨询病例:
前言:检查发现的肺结节,如果是混合磨玻璃结节,恶性的概率较大,而且不像纯磨能非常安全的随访观察。所以结友往往特别纠结,开怕良性不划算;不开怕恶性耽误转移。今天分享的这位结友查出肺混合磨玻璃结节4年了,看着也有许多影像特征是倾向恶性的,我们临床该如何考虑?
临床咨料:
基本信息: 女 49岁 。
主诉:
发现肺结节4年,咳嗽3月。
现病史:
4年前体检发现肺结节,3个月前感染新冠后出现咳嗽伴咽痒,为进一步诊治前来就医咨询。
曾就诊医院:
某省人民医院
希望获得的帮助:
判断是否需要做肺结节手术?
影像展示与分析:
2023年3月的影像:
病灶1:右上叶胸膜下高密度钙化结节,伴有邻近胸膜影响,考虑良性。
病灶2:右上叶实性微小结节,边缘平直,考虑良性可能性大。
病灶3:右上叶前段病灶出现,磨玻璃密度,整体轮廓较清。
病灶磨玻璃部分较糊,中间有条索状密度高的成分。
此层见病灶轮廓较清,似有分叶状,中间有点状高密度。
病灶边缘似乎有毛刺样征,也有像血管征。灶内有实性成分。
病灶有微小血管进入。
病灶略糊,有微小血管进入。
冠状位见病灶为混合磨玻璃结节,磨玻璃成分密度显得较低,实性部分略显糊;有微小血管进入病灶。
血管征较为明显,胸膜似略有牵拉。
病灶4:左下叶背段磨玻璃结节,有点长条状,胸膜无牵拉,边上有点模糊。
病灶5:左上叶舌段片状磨玻璃影
似见血管进入
整体轮廓较清,内部血管穿行。
病灶密度不均,有胸膜间隙征。
收缩力弱,总体磨玻璃密度较低。
影像初印象:
右上主病灶混合磨玻璃,有微血管进入与边缘不平,部分层面有分叶征,密度不均,而且持续存在,恶性不能除外;左上舌段病灶虽是磨玻璃密度,但收缩力不明显,总体感觉显得有点糊,血管虽有穿行与进入,但感觉没有异常增粗,良性的可能性大些。
2019年11月右上主病灶影像:
2021年1月右上主病灶影像:
2021年1月时左上叶舌段处影像:
我的意见:
我是先看2023年3月份的CT影像,发现两肺有多发病灶,实性微小的是良性的,左上叶舌段的磨玻璃影单看这次的不太确定会是什么性质。主病灶是右上叶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感觉总体轮廓较为清楚,有实性成分,也有微小血管进入的样子,怀疑恶性可能性略大,但它的边缘稍显模糊,磨玻璃部分密度过低,不太符合恶性。然后再看之前2019年以及2021年的片子,发现右上叶此灶当时也在,而且现在的与当时的比较并无明显进展,不管范围大小或密度情况。这样的话,恶性的可能性就小了些,虽然还不能百分之百排除恶性范畴,但继续随访应该风险不会大。如果能在半年后来杭州做下右上叶靶扫描则更好,可以看看细节信息。再对比左上叶舌段,以前并无此病灶,结合曾轻新冠,此灶则考虑是病毒性肺炎遗留的影像改变,不考虑是肿瘤范畴的。总体上,建议半年后右上叶靶扫描下,仍不考虑恶性的话,以后常规年度复查。以上意见供参考!
感悟:
前后随访达4年的混合磨玻璃结节几乎没有任何进展,恶性的应该不符合,如果纯磨玻璃结节是可以的。所以影像的判断一定要与病史以及前后随访对比相结合才能有更准确的判断。此灶我不能百分之百断定是良性,但至少风险不大能随访,不至于因随访而延误病情。检查发现的肺结节,真不能过于着急,给机体一点时间,也许它会告诉你答案。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