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国乃至于全球范围之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恶性肿瘤中的第1位。其占比也约为全部恶性肿瘤的八分之一左右。此外,多数肺癌患者在就诊的时候均已经属于疾病的晚期,其整体5年生存率一直不高。如何提高肺癌的诊疗水平,则是改善肺癌患者疾病诊疗疗效的主要策略,其相关内容也是涉及到多个方面,我们有时候也开玩笑说,肺癌诊断真的是一个“大活”。
说起肺癌的诊断,其包括的内容相对较多,主要有肺癌的临床表现、肺癌的影像学检查、肺癌的血清学实验室检查、肺癌的病理学评估以及肺癌的分子病理学检测等多个方面。
肺癌的临床表现
和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肺癌的临床表现缺乏典型的特异性、指示性,尤其是早期肺癌几乎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这也给临床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即便如此,典型的肺癌表现还是可以因为肿瘤的发生部位而产生一定的变化。中央型肺癌的表现以肺部表现为主,周围型肺癌则以全身及肺外表现为主。
对于中央型肺癌而言,临床上的症状、体征,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咯血、喘鸣、胸闷、气急、胸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为主,随着疾病的进展,还会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膈肌麻痹、胸腔和心包积液等一系列表现和体征,待这些表现出现时,疾病已经处于临床的晚期。
周围型肺癌的早期可以无呼吸道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与之相应的呼吸道症状或转移相关症状。少数肺癌患者则可以出现一些由肿瘤直接侵犯或者转移而引起的症状和体征,这些在临床上又称为副癌综合征,涉及到临床多个学科相关的内容。应该说,这些临床表现也各式各样,临床上出现以后较难以直接考虑为肺癌表现,或者与肺癌直接挂钩,因此,临床漏诊、误诊也相对较为多见。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