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颖(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科教科)
说起含糖饮料和含有添加糖的食品,他可是深受广大年轻人欢迎。在近20年里,我国成人摄入含糖饮料、食品消费量呈现持续增加的局面,且每5年会增加约10%左右。糖已经真的成为国人一种“甜蜜的负担”。
长期摄入高糖而产生的危害已经十分明确,他会增加全身性炎症性反应的机会,如糖尿病、痤疮、龋齿、肥胖等发生。与之同时,高糖饮食还会增加人体罹患肿瘤疾病的发生风险,由此说来,限制高糖摄入也是预防肿瘤的有效措施。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每天饮用100毫升含糖饮料会导致整体患癌风险几率提高18%。含糖饮料中的糖对内脏脂肪、血糖水平和炎症标志物均会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均是导致肿瘤发生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据“AJCN(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刊载的研究显示,总糖摄入量与较高的肿瘤发生风险之间具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这种联系主要是来自于乳腺癌。添加糖、游离糖、蔗糖,以及以牛奶为原料的甜点、乳制品和含糖饮料中的糖与癌症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性。
说到这里,问题也出来了,糖也是一种机体必须的能量物质,我们摄入的主食中也主要是含有糖的。平时吃的米饭、馒头、面条、白粥、饼干等都存在有糖,包括淀粉类的多糖,葡萄糖、果糖等单糖,以及蔗糖类的双糖等,这些糖类都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应该说,主食为我们提供了最经济、实惠且对肝脏、肾脏负担最小的能量来源,血糖也是大脑中枢神经细胞唯一能量的来源。
如此说来,两者之间的“供”与“需”难道是存在着先天的矛盾吗,当然不是。糖是人体生长、生活所必须的,持续性高糖摄入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性,这就是“既不能一点也不吃”“又不能胡吃海喝”的道理。
研究表明,对于正常人群而言,长期高糖摄入会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情况发生,这也是造成机体氧化应激、内分泌紊乱及免疫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对于肿瘤患者,癌细胞对糖的应用主要以无氧酵解为主。这也是对肿瘤患者需要控制添加糖摄入的主要原因。
与肿瘤直接相关的糖主要指的是添加糖。所谓的添加糖,指在食品生产和制备过程中被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和糖浆,这里明显不包括食物中所含有的天然糖。目前常见的添加糖主要包括白砂糖、红糖、玉米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糖蜜、蜂蜜、吃烤薄饼所用的糖浆、浓缩果汁和葡萄糖等。
如此说来,最应该受到限制的糖类应该是添加糖、精制糖,而且最好是低于25克。这就提醒我们吃糖也要有窍门,即要学会看食品、饮品的配料表。凡是属于主要以添加糖为主的食材,像甜饮料、点心、饼干、糯米类的食物要少吃。
对于主食来说,则建议来点粗杂粮更加适宜,减少精制糖和低纤维的白米、白面等食物的摄入。在我们的主食中,每天至少保证有1/3的主食为粗杂粮。所谓的粗粮主要包括: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麦、燕麦、荞麦,各种杂豆类以及红薯、山药、马铃薯等块茎类食物。
此时,必定会有人想起了所谓的“无糖食品”,这样的“无糖”标准主要是指糖含量“≤0.5克/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如此说来无糖并不代表着完全没有糖。至于那些采用所谓的“代糖”“甜味剂”虽然热量值低了,但是代糖饮料对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增加,糖醇类代糖过量摄入也可能引起腹泻等症状发生,也是不建议长期、过多使用的。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