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咨询病例:
前言:我发现在实际的临床中,许多大医院对于肺部结节或即使早期肺癌术后,增强CT扫描是标配,甚至不乏许多做PET-CT的。其实要判断结节的性质,薄层平扫或加靶扫描对于小结节,尤其是磨玻璃结节来讲就已经完全足够了。对于此类病灶查增强CT或PET-CT根本没有必要,或许也可算过度检查的范畴。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男性、1956生。
问题/病情详细描述:
2022.12体检发现肺结节,2023.4月中旬咳嗽10余天到呼吸科就诊,4.28日ct和5.2日增强ct,混合密度结节。请叶主任予以分析诊断及后续建议。
是否有既往病史:
是,心衰五年,日前发现肾功能、内分泌指标异常待诊。
影像展示与分析:
先看2022年12月初发现时的影像:
左上病灶1:密度较低,有较多小空泡融合成较大的空腔,整体轮廓较清,瘤肺边界清楚,考虑是肿瘤范畴的,但密度甚低,没有实性成分,应该是肺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些。
右上病灶2:也是很淡的磨玻璃结节,伴有空泡征,但它在局部边缘处有偏高密度的成分。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可能性较大点。
右上病灶3:靠近肺门较近的部位,也是磨玻璃密度结节,相较于前两者,它的密度略高一点,边上有血管。考虑原位癌或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不能完全除外微浸润性腺癌。
再看2023年5月的:
病灶1:
非常淡的密度,轮廓较清。
中间有空腔征,边缘不平似有毛刺样征。
有小血管进入、表面浅分叶、中间空腔征,轮廓清。
空腔征明显,像多个小的融合似的。
空腔有分隔的。
轮廓清。
边缘部位略显模糊。
冠状位见空腔征、血管贴边、轮廓清、表面不平。是较为典型恶性范畴的,只是密度过低,风险较小。
病灶2:
病灶出现,也是淡磨玻璃。
桔色箭头示有微小血管发出并进入病灶;粉色箭头示有偏实性密度的成分;黄色箭头示也有空泡征;红色箭头示整体轮廓较清,瘤肺边界清楚。
微血管进入穿行;有偏实性成分;整体轮廓较清。
密度甚淡。
整体上感觉仍是聚在一块的,不像炎症性的片状模糊影。
边缘区域也轮廓相对较清,内部似有细条状弯曲的密度偏高影,是不是穿行血管呢?
矢状位见病灶轮廓与边界较清,有空腔征。也考虑是肿瘤范畴的,相较于左侧病灶1,此灶风险略高,因为它有较为明显的血管进入与偏实性成分。但磨玻璃部分的密度仍是很低的。
病灶3:
病灶出现,密度也低,轮廓较清。
靠血管侧的边缘如紫色箭头所示区域有细毛刺征;病灶瘤肺边界清,边缘不平;旁边有血管走行。
表面不平,内部如桔色箭头所示有血管穿行的。
桔色箭头示像血管弯,此层毛刺略显细长。
边缘区域密度较低。
上图是冠状位显示病灶轮廓较清,有细长毛刺征。
上图矢状位显示病灶表面不平,轮廓较清。此灶也基本上是肿瘤范畴的,风险应该与病灶2差不多,但它的位置不好。
我的意见:
增强或PET-CT对这类病灶没有价值。从总体上看,这些病灶是比较像肿瘤范畴的,最主要的是桔色圈起来这处,它的密度最高,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可能性大,也不能除外微浸润性腺癌;另两处轮廓较清,但密度过低,更符合肺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点,当然右上病灶2由于有偏实性成分,较左上的病灶1风险略高。但不管最后是啥,近期风险不大,能半年复查随访。若影像有进展了再来考虑来得及。意见供参考!
感悟:
检查发现的肺结节,并不总是要查增强CT或PET-CT的,因为不管这两者中的哪一种,都是以病灶血供是否丰富、代谢是否活跃为基础的,如此类磨玻璃密度的结节,它是乏血供的,所以它才相对惰性、发展缓慢嘛!这种病灶显然没有增强或PET-CT检查的理论基础的。所以根本不必查这些项目,而且我们来看肺癌诊疗指南中关于增强CT与PET-CT是怎么说的:
所以如果医生推荐你做增强CT或PET-CT,其实你可以说“不”的!无效的检查,纯属浪费呀。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