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硒健康网丨癌症肿瘤治疗助手

年轻人患有的结肠癌几乎拷贝了所有的坏习惯

大家还记得一年前,我曾经介绍过一位23岁的直肠癌患者小李吗,因为他疾病的特殊性,那时候我还曾写了一篇稿子“23岁男孩的直肠癌:原因有一半是怨自己”来提醒年轻人需要注意。

就在几天前,在网络上看到了一篇浙江某医院官媒上的病例介绍,与小李的情况极其相似,她也是一位刚踏入工作岗位的23岁大学生小美,却被确诊为结肠癌肝转移。在她的身上,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一个完整小李的拷贝版,在确诊前2年的时候其实已经发现了临床症状,而且小美还具有恶性肿瘤的家族史。对于小美而言,她觉得自己还很年轻,不会得肠道肿瘤,再加上对肠镜检查的恐慌和害羞,就这样放弃了那次检查。就这样小美与疾病的早些发现擦肩而过,到了今天,除了后悔也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了。

对于结直肠癌而言,很多人都会认为那是老年人的疾病。但是,近些年来,肠癌的发生越来越表现出年轻化趋势。美国癌症协会2018年的研究显示,1990年左右出生的成年人患结肠癌的风险是1950年左右出生人员的2倍,直肠癌风险则为4倍。这也就是说目前90后的年轻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高于50后。

象小李、小美这样的年轻人罹患结直肠癌,而且发现均为晚期,除了部分患者是具有着明显的家族肿瘤病史以外,其他的原因很多都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紧张的工作压力、对于肿瘤疾病的认识不足,对于筛查检查措施的不了解所导致的。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工作节奏飞快的大城市,他们的工作模式几乎都是典型的“996”,工作加班变成“9n7”也是家常便饭,所有的人员都是行业中的拼命三郎。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大家都是处于久坐而又缺乏运动的工作模式。繁重的高强度脑力劳动中,工作压力极大,规律性工作又少,临时性事务随时可能出现,再加上业余生活匮乏、生活不规律、夜间应酬多、熬夜、晚睡、通宵、晚起几乎成了他们的年轻印记。

再加上饮食不规律,外卖成了家常便饭,浓茶、咖啡是续命的主要手段,加之吸烟、饮酒等应酬行为。可以说,这些因素都成了诱发恶性肿瘤发生、透支生命的主要原因和协同手段。当疾病的临床症状出现的时候,或者他们发现某些身体不适的时候,他们都会以身体劳累、局部痔疮等因素给一拖再拖,对于肠镜检查的恐慌和害羞当然也是部分人拒绝检查的主要原因。看看上边这些情况,你是不是有一种感觉,目前年轻人罹患结肠癌的原因貌似都成了相互一致的拷贝版了。

说到肠道肿瘤的筛查技术,肠镜检查和粪便隐血筛查已被证实为最为有效的筛查方法,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手段。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尽早的实施肠癌筛查具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

所谓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指:年龄在45岁以上的无症状人群。对于40岁以上,发生肛肠症状持续2周以上的,如发生便秘、腹泻等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形状改变,尤其是大便变细,大便出现便血、黏液便等性状发生改变,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患者的直系亲属,年龄超过20岁的。对于这些高危人群,目前看来没有那些检查可以替代肠镜实施筛查而获得更大的益处了。

远离肠癌,还要具有健康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对疾病的防范意识,当身体出现异常现象的时候,切不可拿年轻作为借口、资本和想当然,真实的年轻人的身体真的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强大。掌握一点点医学知识,提高一些认真对待疾病的认识程度,这样就可以避免把一些疾病“养”成大病、晚期疾病的尴尬。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