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硒健康网丨癌症肿瘤治疗助手

理性识别癌前病变(1)

一说到恶性肿瘤,你是不是觉得它就是“生的快”“长的快”“变化的快”……总而言之什么都快。其实,我们都错了,恶性肿瘤的发生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肿瘤的发生、发展经历了包括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浸润癌等几个阶段,总的时间要经历约十几年到几十年。

而癌前阶段、原位癌阶段则是预防、干预、处理恶性肿瘤的最佳时机,如此获得的益处远远超过肿瘤长大,具有了危害性再实施治疗具有意义。换句话说,在癌前病变阶段给予重视和干预,就相当于不给部分疾病由良性向恶性转变的机会。而原位癌阶段的发现与处理,则是将肿瘤扼杀于摇篮之中。

说起癌前病变,它只是一种良性疾病状态而并不是癌。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任由其致病因素的继续作用,疾病的持续发展,则是具有了癌变的可能,并逐渐转变成为恶性肿瘤性病变。

因此,在临床上不能将癌前病变与癌等同起来。应该说,癌前病变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演变成癌,仅仅是这其中的一部分可能转变成癌症,或者说只有较少部分的癌前病变具有着这样的机会。

以下就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癌前病变介绍一下:

胃癌与萎缩性胃炎。说起胃炎,你是不是没觉得怎样,可是胃炎发展到胃癌,一般只需要四步,即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癌。普通的慢性胃炎通常是指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其发生癌变的几率极低,这里几乎可以不计。

但是,随着疾病的持续性进展,病情可以进一步发展,并演变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发生在慢性胃炎中占比较高,达10%~30%。其组织学表现为固有腺体的萎缩、变性、减少或消失,这样的变化距离胃癌可就是近多了,显然它是属于癌前疾病或者癌前状态的,癌变的风险相对较高。

当黏膜中出现了上皮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的时候,则是癌前病变。动脉硬化、胃血流量不足、烟酒茶的嗜好者都是导致胃黏膜损害、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

肠癌与腺瘤性肠息肉。肠息肉作为一种肠黏膜局部增生性疾病与肠癌的发生直接相关。但是,这其中炎性肠息肉、错构瘤息肉、淋巴性息肉则与肠癌关系不大。相对应的是增生性肠息肉、腺瘤性肠息肉却是跟肠癌关系极其密切的。其组织学上大部分是管状腺瘤,少数为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腺瘤和腺体上皮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尤其是腺瘤性肠息肉则是典型的危险分子,也是临床上需要实施手术干预价值最大的一种。

肺癌与肺结节。肺部结节是这些年来体检中最为火爆的角色,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每年的单位体检以后,几乎都可以在体检者中引发一个不小的震动。今天,可以明确的说:肺结节不是肺癌,肺结节也不一定就会转变成为肺癌,肺结节严格意义上的说他也不应该位列在癌前病变的范围之中,我们只能说是仅仅很少的一部分肺结节最终可能演进为肺癌。对于肺结节而言,笼统的来说,结节越大,判断为恶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如肺部孤立性的结节,如果其直径小于0.5cm,其发生恶性的可能性很小,临床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于0.5~1cm范围时,其恶性的可能性约为6%~28%。对于直径>2cm的肺结节而言,其恶性的概率则可以达到64%~82%。直径>3cm的时候其恶性的概率为90%~95%左右。当然了,肺结节是否发生了恶变并不是单纯以结节的大小来决定的,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要由临床医生和影像科医生通过读片的方式来判断。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