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硒健康网丨癌症肿瘤治疗助手

医患关系:一封寄自西南某地的特殊感谢信!

医患真情告白:

前几天,收到一封寄自西南某地的感谢信。这是一位我未曾谋面的、只在网络交流的,却从金华到杭州,从前年到今朝一直让我牵挂与忐忑的肺占位病人。写信的是她的女儿,一位非常有孝心的、睿智的、非常感恩的、细心的女子!字里行间,交流过程均给人非常舒服的感觉与氛围。

病人是于2021年时查出左上叶巨大占位,6-7厘米,多家医院多次穿刺活检未能明确性质,从县医院到省级医院,再到西南地区最负盛名的医院,再到上海顶级专科医院,都在建议她手术或治疗后未见好转建议其手术。但在我的坚持下,病人了下来!其实我也非常忐忑,怕给人耽误了病情。

好在我的良师益友,我经常向他请教的浙江省人民医院影像科曹捍波教授也同意我的看法,才使我有了更多的勇气坚持。加上病人女儿及其他家属人的信任,终于仍然坚持了下来。我也在期间多次咨询了解其随访治疗的情况,直到今年4月初复查发现病灶明显缩小吸收,心中的大石头才真正落地!

不单患者家属太不容易,其实我也觉得自己太不容易了!在这么多国内头牌医院建议手术,甚至在西南某著名医院已经决定次日手术的情况下,叫停并坚持保守治疗与随访,何况上海某专科医院也建议手术的情况下,那得肩负多大的压力呀!

如果真由此延误治疗,我便是最大的罪人!何况我与她素未谋面、素不相识,说到底她这肺被切或保牢,与我有多少相干?真的不相干的!但我想医生,医者要真正怀着仁心,尽最大的努力、做最精准的判断、选最合适的治疗手段、挑最佳的干预时机,一切只为如何对病人最为有利,包括创伤最小、费用最低、生活质量最好、预后最理想!不过谈何容易呀!

病人女儿在将感谢信寄出到杭州市肿瘤医院之前,先电子打字版的发给我看,并表示要专门手写并用纸质挂号信的方式寄给医院领导,以表达她的感激之情。我想手写信,这是多久之前的事了呀?你还记得手写书信是什么时候的事吗?但恰恰手写书信,是在电子版已经输入完成的情况下,一个字一个字再写一遍,这体现的诚心、是诚意、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也是一位病人家属对医生最发自肺腑的感情。

我想这应该是我从医以来收到的病人对我的最珍贵的感谢!无法用语言、用经济价值、用情感价值来衡量。也是在目前医患关系普遍紧张的环境下的一股清流!所以我一直认为,只要我们真正用心为病人着想,不管诊断、治疗以及检查的建议均真正基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定会收获病人的信任与支持!即使有时突破指南、或有时也有误诊。但信任是无价的、医患互信是战胜疾病的根本。

如果还未开始与疾病斗争,就已经各留一手,为了日后纠份、打官司留后路,何来一心一意为治病?以病人为中心的口号喊得再响,也难挡相互猜疑与否定,那样的医患关系才是可怕与悲哀的!

再次感谢这位患者女儿的手写感谢信,更感谢病人全家对我的信任,无比感恩在诸多国内最负盛名医院建议手术的情况下,能听从听信区区金华市人民医院(2021年时我仍在原单位金华市人民医院)一位普通胸外科医生的意见。当然病例结果的跟踪与反馈,更是医生进步的阶梯!这个病例的成功为我们的临床工作积累了无比宝贵的经验!

感谢患者、感恩家人,也感谢自己的坚持与努力!医者,只需埋头苦干,管他大浪淘金,不跟!


手写版感谢信:

患者女儿的字铿锵有力、飘逸洒脱,字如其人,应该是位手巧、心细、聪慧的女子。


附:感谢信全文电子版:

致叶建明主任的感谢信

尊敬杭州市肿瘤医院院领导:

您们好。我是一名来自西南地区的患者家属。首先我代表的家人送上对贵院最真挚的祝福,祝贵院全体医护人员身体健康,万事顺遂。同时,想通过这封感谢信,表达我们全家人对贵院胸外科叶建明主任的感谢。

2021年10月,我的母亲因咳嗽咳血、发高烧,至本地医院检查CT,发现左肺上部有6.6厘米巨大占位。自此,短短1个月左右我带着我母亲到省内及国内多家医院求医,也开展系列医疗检查。

我的母亲在此期间虽多次穿刺检测未见恶性细胞,但因我母亲肺部占位很大,CT、PET-CT影像均倾向于肿瘤,数家医院建议及时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不排除实施开胸手术切除两片肺叶的可能。

那段时间,全家人为我母亲的健康无比担忧,愁苦万分,想到即便最后不是肿瘤,切除两扇肺叶,我母亲的生存质量也将大幅下降。陪伴我母亲就医的日子里,每每想到这点,我不禁落泪难过。我背负着很大的压力,担心自己没有帮母亲做好选择。在母亲即将动手术的前一天,家人在互联网上查阅到叶建明专家撰写《如此巨大的肺部肿块不是癌是什么?》一文。

经我们细心研读后,感觉文中病例与我母亲的情况很相似。“如果一样,那么我母亲的病灶可能也不是癌了。”抱着这一丝希望,我通过互联网叶主任的科普公众号,找到叶主任的联系方式。当晚叶主任回复了我们的留言,并让我将我母亲的相关资料及时发送他。经过叶主任查看我母亲的CT影像、病例报告等资料,仔细研判后,建议我们考虑延缓手术。同时,耐心向我及家人解释他认为可延缓手术的理由。这一刻,我们紧张紧绷的心稍微舒缓了一些。

考虑我母亲的情况紧急,谦虚谨慎的叶主任,在自己当天动完多台外科手术的情况,不顾个人疲倦,利用休息时间,不求回报的,再次免费帮我母亲分析病情,并专题撰写《左上叶,巨大占位,某省级医院考虑CA,本来今天安排手术,我建议再缓缓,会是错了吗?》案例,该案例也引发广大专家学者探讨,更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暂缓手术的信心。

2021年10月27日,这非常特殊一天。这一天,我们全家人充分考虑,作出对我母亲胸科手术延缓的艰难决定。

但也因为这次决定,我母亲的身心才得以健康。同时叶主任结合对我母亲病情,注意到“2019年10月我母亲曾有发热、咳血的类似症状,以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半年,病灶吸收的既往史”,提出我们至结核科专业治疗尝试下。随后的一周,我们至本地省属专科医院抗结核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该家医院建议我们前往更高一级医院诊疗,听从意见,我们前往更高级别的医院看病,且依然被建议及时动外科手术。

2021年11月17日,我再次咨询叶主任意见,叶主任站在患者的角度,充分向我们表达他的个人意见。又在这一次,我们又放弃手术,并带着我母亲毅然地选择至“结核科”就医方向。期间,叶主任多次主动关心关怀我母亲的病情,给予耐心指导与专业建议。

对于叶建明主任而言,我的母亲是素未谋面的线上患者。面对陌生的患者,他毫不保留、倾其所能,给予陌生的患者、普通群众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们这个家庭走出困难,走出阴霾。叶主任是我们家庭的一束光,点亮阴霾日子前行的路,让无助我和母亲艰难问诊的路,拥有继续勇往向前的力量。“烟火奔向星辰,未来值得期待。”2023年5月,经过有效治疗,我母亲在最新一次CT复查时,左肺的6.6厘米的病灶得到了明显吸收,我母亲的体重也日渐恢复至110斤。

“医者父母心,杏林天使情。”贵医院叶建明主任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热忱、专业、严谨,急患者之所难,应患者之所需的崇高品德,深深感动我和家人。我时常在想,如果不是高超医术的叶主任致力于用互联网向广大公众分享、科普医学知识,推动全民健康素养,我及家人无法获取到同类病例的启发。

如果不是热忱无私的叶主任及时的帮助,我的母亲无法获得最优化治疗方案,必已深陷于“低质”生活状态中。2022年10月16日,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到,“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我脑海中浮现着是叶建明主任这些以守护人民健康的先行者,用对普惠患者的关心、对患者病情的上心、用医疗事业的用心,践行新时代医者使命。

感谢院领导读信至此,万分感谢。同时,因我在企业基层岗位工作,近期以来工作繁忙,未能第一时间向贵院书写、表达我及家人万分感激之情,我深感自责。今天我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写下这封迟到的感谢信,以表敬意。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真挚的感激,千言万语化为两个字–“感谢”。

感谢杭州市肿瘤医院院领导,建立了一支立足岗位、敢于担当的优秀医护队伍,一支“为人民健康服务”无私奉献的杏林天使团队,也再次感谢“人民健康守护者”一-叶建明主任。

此致

敬礼

西南地区患者XXX家属 敬上

2023年7月6日


特别提醒:

这个病例的就诊过程跌宕起伏、几度几乎就要接受手术了,治疗的过程也是心中七上八下,好在最终是好的结果。近日将对其治疗的过程再进行解读,既是经验的分享,也是精彩的医患故事。敬请期待!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