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李先生在公司是中层领导,在单位非常积极,踏实肯干,还是一名有着两年中度萎缩性胃炎史患者。
医生建议他戒酒戒烟,但他此时正处于事业的关键时期,工作起来也十分拼命,酒局不断。他暗下决心,等事业再上一层楼的时候,就戒酒不喝了。
有一天,李先生恶心呕吐,烧心,反酸,出现血便,去医院检查,发现已经发展成重度萎缩性胃炎且伴肠化生,医生强烈建议必须尽快戒酒并治疗,否则有很大的可能性发展成胃癌。
李先生被吓住了,同时也觉得有点奇怪,胃炎就胃炎,怎么还会发展成胃癌?别是医院诓自己!
其实,医院一点都没有夸张,一些炎症的确和癌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像李先生这种情况,已经发展到癌前病变程度,再不重视,胃癌的几率非常大。
炎症会发展为癌症吗?
炎症是一种良性病变,通常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炎症的话,会影响部分肢体功能,但通常不会危及生命。不过一些严重的炎症也会危害人体生命健康,比如新冠肺炎、非典肺炎等等。
而癌症是一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恶性病变。癌细胞是一类失去控制,只知道增殖、转移的细胞,会对组织器官造成损害和威胁,严重危害人的生命。看起来二者毫无关联,但实际上,部分炎症有一定几率发展成癌症,甚至是一种癌前病变。
哪些炎症有可能发展成癌症?
1、萎缩性胃炎→胃癌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重度萎缩性胃炎的情况更为严重。肠化生是萎缩性胃炎的伴发病变,有一定的癌变几率,可以说是胃癌的癌前病变状态。对于有重度萎缩性胃炎的病人,建议患者最好每半年做一次胃镜。
部分患者有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这也是一种癌前病变,程度上来说比肠化生更接近胃癌状态,因此也更严重。
虽然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不一定会百分百发展成胃癌,但大大增加了胃癌的发生概率,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另外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要积极治疗。
2、乙型肝炎→肝癌
与肝癌相关的炎症是慢性肝炎,主要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我国90%的原发肝癌患者都有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基础。
乙肝病毒感染后,病毒反复复制,转氨酶升高,造成肝功能的反复损伤,慢性乙型肝炎的反复发作。如果没有进行正规、及时的治疗,肝炎持续发展,部分病人会发展为肝纤维化,进而进展成肝硬化。肝硬化的患者发展成肝癌的几率要比普通人高好几倍。
“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这一结论在医学界是有共识的。因此,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一定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保护肝功能,同时定期检测甲胎蛋白、肝脏彩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3、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
一般的肠炎是不会发展成癌症的,但有两种炎症有一定癌变率,就是溃疡性结肠炎或者克隆氏病。
克隆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病,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不能随意停药。溃疡性结肠炎的特点是容易反复发作,治疗起来非常棘手,临床中较为少见,如果炎症反复刺激,治疗不及时,再加上生活饮食习惯不注意,部分人可发生癌变。
4、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大部分胰腺癌患者会伴有胰腺炎病史,但实际上慢性胰腺炎发展为胰腺癌的概率较低。如果有急性胰腺炎的反复发作,生活饮食不规律,长期饮酒等,就有可能引发慢性胰腺炎,久而久之,出现异型增生,增加胰腺癌的风险。
很多人对炎症不够重视,处理不及时,认为只是小小的“炎症”,不舒服一段时间就过去了,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现在的种种迹象表明,有时炎症与癌症只有一线之隔,不重视终会出现大问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炎症事态恶化?
1、中药治疗。
对于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患者,及时介入中药干预,能够及时扭转往癌变趋势,拉下癌症发展的急刹车。
在改变生活饮食方式的同时,及时的治疗也是必须的。既然是癌前病变,就说明身体的状态十分适合癌细胞生长,要想扭转这种状态,就必须改变适合癌细胞生长的环境,从源头解决。
2、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分之一的癌症与饮食有关,而这其中很多炎症也与不当的饮食习惯有关。如导致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原因就是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烟酒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
所以,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改善炎症,防止癌症的发生方面非常重要。
3、有个良好的情绪。
悲观、焦虑、抑郁等不良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可预见性的,临床中也有多个研究证明不良情绪与癌症之间的关联性。在身体炎症发生的同时,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反而会加重炎症,导致病情恶化。
4、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包括熬夜,过服药物,不经常锻炼等等。这些因素均会增加炎症恶化风险。
5、重视遗传因素。
家族中如有一名或多名亲人患癌,其后代、姐妹患癌的概率将大大增加。这部分炎症患者要格外注意,他们患癌的概率要比普通人高好几倍,平时要做好检测和预防。
虽然炎症人群并不一定会患癌,但患癌几率要高很多,因此,大家不要小看炎症,有关身体健康的小症状都不算是小事,忽视久了,小事也可能变成大事。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