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硒健康网丨癌症肿瘤治疗助手

研究肿瘤60年,孙燕院士总结5点防癌经验,值得每个人学习

我国的癌症群体形势十分严峻,根据最新癌症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高达406.4万。

到底怎样才能更好防癌?这是很多健康人群都有的一个困惑,其实,针对这个问题,肿瘤界的泰斗级人物孙燕院士就谈过自己的看法。

93岁的孙燕院士在肿瘤领域奋战了60年,积累了无数经验,他总结了五个防癌方法,我们来看一看具体内容都有哪些。

一、一年都不生一回气

孙燕院士说自己一年都不生一回气,一有闲暇时间,就会陪夫人一起拍照、赏花、读书、听音乐,这些爱好都能让自己安静下来。

其实这里强调的其实就是情绪状态、精神状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正常的情绪变化会保护人体脏腑气血功能,而长期不良的坏情绪则会使免疫系统机能显著下降,增加患癌几率。有调查结果显示,在确诊齐整之前,就有明显不良心理影响的患者高达76%。

生活中,大家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例子:一个特别温和,特别好的人,莫名其妙的患了癌。其实一切都有迹可循,排除其它因素影响,深扒其性格,大多是C型性格。主要表现为性格内向,爱生闷气,不善表达,有什么不痛快的事,也选择在心中憋着、闷着,打落牙齿往肚里吞。

对于这部分人群,我们要学会释放心中的压力,不让情绪驾驭自己。而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来说,药物的重要性不必强调,精神“治疗”也非常重要。

二、吃饭只吃七分饱

饮食方面,孙燕院士则表示,自己吃饭都是吃七成饱,然后就会离开饭桌,防止自己会控制不住食欲而多吃几口。在他看来,饿着比撑着好,瘦了总比胖着好。

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避免肥胖的发生,孙燕院士认为肥胖会埋下诸多健康隐患,很多癌症也与肥胖有关。为了更好控制体重,他还会尽量以步代车。

很多癌症的发生都与吃分不开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尤其是一些爱吃红肉,饮食谱系中摄入了大量动物脂肪以及煎炸食物的人,更应注意。偶尔满足下口腹之欲,问题不大,大家也不因此而感到不安。

三、烟酒不沾

对于烟酒,孙燕院士更是从来不沾,他认为没有必要去人为的增加一些诱发肿瘤的机会。饮食问题影响的是自己,而烟酒却不只是危害自己,大量二手烟也会影响其它人的身体健康。临床中,有不小的肺癌比例是由二手烟诱发的。

美国通过严格履行《烟草控制公约》等一系列控烟活动,在1990年-2014年之间,将美国男性肺癌死亡率下降了43%。

事实上,很多肺癌患者患病和吸烟分不开联系,不仅仅是肺癌,很多癌症的发生都与烟草有关,我国每年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

四、每年最少做一次体检

孙燕院士年事已高,为了健康起见,他将自己的体检次数从一年一次改为一年两次。同时建议大家一年至少体检一次。

这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肿瘤发生的位置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延误病情。而临床中类似的例子也是非常多。

之前著名中医肿瘤临床专家李忠教授有个患者,王女士。她平时没有什么不舒服,后来自己乳腺上长了个小疙瘩,去医院做了彩超。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建议她最好再进一步检查。但是王女士听了后很生气,认为医生是为了“创收”“赚外快”,就没有再进一步检查,而是听了朋友介绍去了按摩院,打算将这个肿块给“揉开”。结果这个肿块越揉越大,直到再去医院时,肿块已经将近五厘米,且已经发生了淋巴转移。很明显,病情被耽误了。

尽早发现一些可疑病变,这其实就是定期体检的必要性,就算第一次检查结果正常,但并不能保证未来的一段日子中是否会存在变数,因此,一定要坚持体检。

五、规律作息,不熬夜

孙燕院士还强调规律作息的重要性,晚上按时睡眠和保证中午休息一小时是他的养生秘诀。

睡眠的确非常重要,子时睡觉养肝,午时睡觉养心,睡子午觉就是养心养肝的过程,而心、肝脏腑功能的正常又和癌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规律作息有助于防癌抗癌。晚上报复性熬夜,白天再去疯狂补觉这种方式无法弥补晚上的睡眠不足,最根本的改变就是更改睡眠习惯,不要熬夜。

在癌症患者中,也有不少人睡不好,感觉睡了又好像没睡,要么就是容易醒,梦多,入睡困难,对于后续的恢复来说并不容易。所以,无论是对于普通人群还是癌症人群,一定要有一个规律的作息,才更有益于健康。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人要有规律且稳定的生活,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每天定时锻炼,这样坚持下来,身上很多毛病都会消失。平时做好癌症早筛,同样可以有助于降低癌症的发生率。

#中医##癌症##健康##防癌抗癌#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