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伏天有三伏灸而没有三伏罐和三伏刮痧?
刮痧、艾灸和拔罐有什么区别?
它们分别适合哪些人?
要说艾灸、刮痧和拔罐,就要中医外治法说起。中医外治泛指除口服药以外,作用于皮肤及在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如药物外洗、熏、敷、针灸、按摩、刮痧、拔罐等,旨在通过物理刺激进行阴阳平衡的调节。而艾灸、刮痧和拔罐同属于中医外治法。
虽说同是中医外治法,但是三者的作用可是大不相同。
刮痧
刮痧是通过刮痧板反复作用于皮肤,来回刮动所致皮肤出痧的治疗方式。而皮肤上所出的痧,就如同一个排泄“出口”,将身体里多余的东西通过此处排放出去,由此达到活血化淤、疏风散寒、祛湿利水的作用。所以,其实刮痧对于人体是起到一个“泻”的作用,帮助人体排掉实邪之气。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感冒发烧的时候,一刮痧,就会出很多痧,这其实也是在泻火。
相反,也有些人怎么刮也刮不出痧,那这就证明他们身体无恙吗?
不是的。
排除肥胖因素,如果在经脉空虚的地方刮痧,或是给身体虚弱、正气不足的人刮,那就会很难出痧,即便是再重的手法也没用,因为出不出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气血决定的。气血可以帮助把实邪之气排放出去。
气血虚弱的人很难将实邪之气排出去,所以刮痧不适合体质虚弱的人。这类人刮痧,反而会越刮越虚。
拔罐
拔罐是通过玻璃罐利用负压,将其吸附于皮肤上的治疗方式。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表面上看,拔罐与刮痧都是起到泻的作用,但实际上,拔罐是可以兼顾虚实,可补可泄的治疗方法。通过特定穴位,如涌泉穴、气海穴、足三里和檀中穴等,采用少量玻璃罐,进行引气集中一处,即可达到补法治疗的作用。
那拔罐拔出来的瘀血,是体内的毒素吗?
拔罐后出现的皮肤瘀血并不是体内的毒素,而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或皮肤中的毛细血管在受到挤压后破裂产生的,与体内毒素没有直接关系。
但拔罐后的印记深浅,则与我们身体的健康情况相关。健康的人,拔完皮肤应该是潮红的,如果颜色较黑,说明体内寒邪很重,如果颜色发紫,则是寒湿,如果有紫暗斑点则是有瘀血,如果颜色偏红,则是代表体内有热。
拔罐虽好,但是并不适合所有人,另外拔罐的选位也很重要,一般患有心脏病、败血症、皮肤疾患、孕妇、儿童等人群不适宜拔罐。
艾灸
艾灸与前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补充人体阳气,这也决定了它的补的作用。在做艾灸时,用燃烧的温热的艾叶刺激特定的穴位,通过温热渗透作用,将身体内的寒邪逐出体外,达到温通经络、培补气血、补肾固元的作用。
而三伏天,正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这时候补阳,可以引领气血入里,驱散寒邪,利于冬病夏治,调理身体。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三伏灸而没有三伏刮痧、三伏拔罐的原因了,归根结底,是因为在三伏天里,我们最需要做的是补阳、养阳!而这,三者中只有艾灸能做到。
那艾灸是人人都适合的吗?显然不是。艾灸可以温阳散寒、扶正祛邪,对于较为虚弱的体质和阳气不足的人群尤为合适。相反,对于阴虚或者肝火旺的人,或者是在上火期间,也是不适合做艾灸的,因为艾灸会导致上火,使得咳嗽或喉咙痛等问题加重,在大饥或大饱后或过度劳累后也同样不适合艾灸,另外还有孕妇及经期妇女也不适合做艾灸。
特别提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时不适宜拔罐,因为拔罐后毛孔处于张开状态,而雨天环境潮湿,湿气重,易导致湿气入体,反而对身体不利。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