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朱正水(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实习医生)
陈盛阳(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高文斌(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说到肿瘤疾病诊疗的时候,如果提及到了一罐可乐,你会仅仅感觉他就是一罐饮料吗?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如果想让肿瘤长的更快一些,那就每天来一罐可乐吧。如果想再快些,那就再来些甜品吧。
初一听这样的说法,你是不是有些懵圈了。你是不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糖果、蛋糕、饮料等各种甜食和含糖饮料也产生了怀疑。那些曾经给予我们美好口感的食物,怎么一下就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危险品。不过,事实的确如此,在多项的研究中发现,这些美好的甜味品虽然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里产生心情愉悦,但这些甜味不仅会让人产生上瘾,更会产生依赖性,堪称是一种“慢性毒品”。
食品、饮料中的甜味剂或者是含糖的食物多数都是由碳水化合物直接合成的,尤其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材料的。经过工业生产的玉米糖浆或是果葡萄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风靡全球,现在的多种含糖饮料如可乐,也都添加了一定量的玉米糖浆。
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甜味食品中的糖浆对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玉米糖浆就是常见的糖浆之一。只要摄入约400μl的25%玉米糖浆溶液,也就是相当于每天饮用一罐350ml左右的可乐就足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如果每天来上两罐可乐,那样就可以增加21%的死亡风险。
就在上世纪,各种含有玉米糖浆的饮料在全球风靡,甜品的口感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上瘾一般的享受。统计数据显示,人们的肥胖率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随之发生了升高。玉米糖浆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也被Marcus Goncalves教授揭开了。他们采用结直肠癌小鼠模型,把小鼠体内具有抑制肿瘤发展的基因给敲除了,这样就使得小鼠形成了早期的结直肠癌。然后每天给这些小鼠喂食400μl的25%玉米糖浆溶液,也就是一罐350ml可乐的含糖量。两个月以后,这些小鼠没有出现发胖的痕迹,其体内的肿瘤细胞在数量上没有增加,但是肿瘤的体积、恶性程度却远远高于对照组,也就是那些不饮用玉米糖浆的结直肠癌小鼠。如此说来,每天只要饮用一罐可乐含糖量的玉米糖浆就会促进结直肠癌的生长和进展。
在玉米糖浆促进肿瘤生长的机制研究中证实,其主要的罪魁祸首却是果糖。由于玉米糖浆内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是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而果糖却不是。果糖在体内可以产生大量的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刚好是肿瘤细胞被自身利用、促进自身生长发育的基础,并影响自身的炎症反应。如此说来,玉米糖浆成为了促进肿瘤生长的原材料。而玉米糖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是大多数含糖苏打饮料和许多其他加工食品中的主要成分。
含糖饮料的危害性不仅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还可能会增加包括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每天喝2杯含糖饮料人群的总体死亡风险明显升高,比较于那些一个月喝1杯或者更少的人升高了21%,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了31%,肿瘤的死亡风险上升了16%。每天多喝一杯含糖饮料,其总体死亡风险将增加7%,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将增加10%,肿瘤相关的死亡风险将16%。同时,对于女性而言,其风险性远远高于男性,一天2杯可乐,男性死亡风险增加29%,而女性增加了63%。
如此说来,每天饮用如可乐这样的含糖饮料,是不是真的有些“给鬼子送干粮”的嫌疑。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