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运动和锻炼不只是适用于健康人群,也同样适合于肿瘤患者。有规划、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肿瘤患者实施体育运动和锻炼对于肿瘤患者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与康复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对于肿瘤患者参与体育运动与锻炼,目前,在多数临床医生、患者、患者家属的理解中都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除此以外,即便很多具有锻炼意愿的患者又缺乏具有针对性的锻炼指导。这些都限制了肿瘤患者进行体育运动与锻炼的实施。
肿瘤患者在进行体育运动与锻炼的时候,需要遵循全程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等原则。
全程坚持。对于体育运动与锻炼而言,不只是针对肿瘤患者的康复时期,而应该成为肿瘤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常规内容。尤其是在肿瘤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过程中,适合、适量的运动与锻炼都应该贯穿于整个全过程。抗肿瘤治疗对机体的营养、代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副反应,导致病人体力及活动能力下降。因而在治疗期间,许多患者均可能出现难以坚持适当的运动,有的人甚至认为此时对于患者来说更加需“静养”。其实,对于患者而言,即使处于卧病在床的状态,也建议要坚持每日在病床上进行运动,这样的主动或者是被动的运动可以是以四肢活动为主,通过伸屈运动保持四肢各关节功能,防止骨骼肌萎缩以及预防四肢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量力而行。在运动和锻炼的时候最好可以有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和培训。对于肿瘤患者而言,这样的指导就显得更加重要,尤其是身体状况较差,实施特殊治疗,如化疗、放疗的时候,或者是机体出现疾病特殊状态的时候,如肿瘤骨转移发生的时候,就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酌情实施,或者是实施一些与之相适应的运动、锻炼。对于那些久坐、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也应该争取患者的配合,尽量争取适宜的起来活动一下,哪怕就是散散步或者是做一些上臂或下肢的阻抗运动也好。
循序渐进。运动与锻炼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口气吃成胖子的想法可能真的是不现实的,甚至是会有些危险。实施锻炼可以以自己的疾病诊疗时间为锻炼周期,每次锻炼时间和强度都要随着疾病的诊疗、身体状态、自身体能、锻炼目标等内容进行逐渐的调整,不断的增强,如每次锻炼的时间由几分钟逐渐增加到10分钟、20分钟甚至是半小时。
肿瘤患者进行体育运动与锻炼的要求。
目前,临床上推荐肿瘤患者在每周时间里,总的锻炼时间至少要达到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或者是75分钟以上的高强度活动或等效组合活动。这样的运动可以在一周内分散进行,计算累计的总时间即可,但是,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至少要达到10分钟以上。应该说,达到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才是必须进行的。在各种运动指南中推荐患者的运动应该从低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开始,逐步过渡到推荐的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的诊疗情况随时进行时间、强度的调整。对于肿瘤患者的体力活动虽说具有时间上的要求,但是,也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更不是强度越大越好。每天超过60分钟以上的高强度运动不仅不会对肿瘤患者带来益处,反过来会增加患者的疲劳,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部分具有能力的患者,还可以考虑每周进行2-3次包含主要肌群的力量、抗阻力训练,抗阻力训练等多种训练,这些内容都需要由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实施这样的锻炼内容也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此外,实施这样的运动、锻炼最好可以得到医生的评估和认可。
在日常生活中,基本的体力活动属于低强度体力活动,低强度体力活动对肿瘤的作用目前尚未获得证实,因此,不能以日常生活基本的体力活动代替我们所说的中强度及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和锻炼。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只要是运动就比卧床或者是久坐要好的多。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