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铂(CBP)
卡铂也是一款广谱的抗肿瘤药物。主要是通过结构上的改变,使得卡铂的水溶性更强,约为顺铂的17倍。与顺铂相比,卡铂无明显的肾毒性,但是,治疗前肾功能的水平,可能会与治疗后出现的血小板减少的程度有关,因此肾小球滤过率(GFR)低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血小板减少。因此临床推荐根据患者的GFR水平调整卡铂的使用剂量。
卡铂的适应症较多,主要用于卵巢癌、肺癌、其它胚系肿瘤、头颈部肿瘤、食管癌等的治疗,疗效稍差于顺铂,多用于不耐受顺铂的肾功能损害、呕吐、听力损伤等的患者。
卡铂的用法用量,主要根据患者基线肌酐清除率进行计算。这对于医生来说具有着固定的套用公式计算即可。在临床上,由于肌酐清除率检测复杂,也可以通过血清肌酐(Cr)来计算肌酐清除率。需要注意的是,男性与女性的肌酐清除率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需要注意加以区别。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一般情况以及治疗耐受情况进行剂量调整。
与顺铂相比,卡铂的不良反应较为轻微,但是卡铂的骨髓抑制却比顺铂强,尤其是血小板减少是剂量限制性毒性。消化道毒性、肾毒性和神经毒性(耳毒性)发生率较低,因此可以作为部分不耐受顺铂患者的替换药物使用。但是,卡铂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共同使用时会增加肾毒性和耳毒性。
奈达铂(Nedaplatin、Aqupla)
奈达铂原创于亚洲,在亚洲地区应用较多,在欧美地区较少使用,相关的临床数据不多。在治疗疗效、适应症的广泛程度上说,奈达铂的数据均不及顺铂。在不良反应中,奈达铂的消化道反应、肾毒性等也低于顺铂,目前多数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应用较多。奈达铂的骨髓抑制反应以血小板降低为显著,程度超过了顺铂。奈达铂与放疗联合时,对放疗的增敏效果超过顺铂。
奈达铂目前在临床上常用于食管癌、非小细胞和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卵巢癌的治疗。用法、用量与顺铂相当。奈达铂的剂量限值性毒性主要表现在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骨髓抑制上,尤其是血小板减少反应。在使用配制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溶于pH值低于5以下的酸性溶液,奈达铂对血管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奥沙利铂(草酸铂、Oxaliplatin、L-OHP、OXA)
奥沙利铂是所谓的第三代铂类化疗药物的代表。奥沙利铂在临床中主要用于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等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淋巴瘤、头颈部肿瘤中也有使用。其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更少、更轻,且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并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剂量,使用期间也无需水化。临床上,奥沙利铂经常与5-氟尿嘧啶极其各种衍生物联合使用。
奥沙利铂在使用过程中,突出的不良反应就是其神经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末梢神经炎,发生率约为80%左右,部分患者有时可能发生口周、上呼吸道、上消化道的痉挛及感觉障碍,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可逆的。累计剂量过高时,可能发生永久性的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消化道毒性、骨髓抑制中,除了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以外,尤其注意贫血发生。奥沙利铂由于结构原因,配制时需要用葡萄糖溶液稀释,不可使用盐溶液溶解或稀释,奥沙利铂对血管有刺激。
洛铂(乐铂、Lobaplatin、LBP)
洛铂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卵巢癌的治疗,此外,还可以在乳腺癌、小细胞肺癌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使用。与顺铂相比,脱发、肾毒性、耳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但血液毒性的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较高。洛铂主要经由肾脏代谢,患者的肌酐清除率是影响患者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
对于血小板减少的观察,在卵巢癌的治疗中,发生率可以达到75%。洛铂引发的血小板减少通常是可逆的,但是,在此期间会导致一些继发的副作用产生,如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白细胞减少引起感染等,如果在治疗过程中与其它骨髓抑制剂共同使用,可能增加骨髓毒性。
但是,整体上说其胃肠道毒性、神经毒性、肝肾毒性相对较低。过敏性反应较为罕见。此外,洛铂在配制的时候,不可使用盐溶液溶解或稀释,洛铂同样对血管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