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硒健康网丨癌症肿瘤治疗助手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前言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牵头的新一代ALK-TKI依奉阿克(Envonalkib,TQ-B3139)对比克唑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三期临床研究在线发表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 39.3)。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克唑替尼,新一代ALK-TKI依奉阿克可以显著延长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且对脑转移有明确疗效。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研究背景

肺癌目前仍然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预计2022年新发病例人数约为87万,死亡病例人数约为76万,而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约3~5%为ALK的融合突变所驱动的,尽管其发生率不高,但考虑到我国肺癌患者基数庞大,ALK阳性患者的绝对人数并不少。目前ALK-TKI已经发展至了第三代。

克唑替尼是首个被批准的ALK抑制剂,其疗效显著优于化疗。遗憾的是,约一半的患者在使用克唑替尼1年左右会出现耐药。耐药机制包括ALK基因的二次突变,EGFR、KRAS等旁路激活,以及病理类型转化。同时,由于克唑替尼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穿透能力较弱,约50%的患者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的进展。新一代ALK抑制剂即是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开发,其能够克服某些ALK二次突变导致的耐药,同时具有更强的中枢神经系统穿透能力。依奉阿克作为新一代ALK-TKI,对部分ALK二次耐药突变有效,且具有较强的血脑屏障透过性。本研究旨在探索依奉阿克对比克唑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设计

研究于2019年8月21日开始,共计44家中心参与,纳入携带有ALK融合突变且既往未经ALK靶向治疗的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既往化疗线数需小于2线,研究共计筛选317例受试者,其中264例进入随机,试验组(依奉阿克组)131人,对照组(克唑替尼组)133人,至数据观察截止日(2022年8月31日),试验组有50例受试者仍接受治疗,对照组有28例受试者仍接受治疗。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疗效数据解读

主要终点是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PFS。依奉阿克对比克唑替尼的mPFS分别为24.87月与11.60月,HR=0.47(P<0.0001),依奉阿克降低了53%的疾病进展与死亡风险。由研究者评估的PFS,依奉阿克对比克唑替尼的mPFS分别为28.71月与11.96月,HR=0.42(P<0.0001),与IRC评估的终点结果相似,同样显著获益。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在所有关键亚组分析中,依奉阿克均体现出了优势,特别是针对基线存在脑转移的患者,依奉阿克表现出显著的获益,HR达到0.36,基线存在可评估脑转移病灶的受试者CNS-ORR 为78.95% vs. 23.81%,CNS-DoR 为25.82m vs. 7.39m(HR 0.12),且可显著延缓脑转移患者疾病进展或降低新发CNS进展风险,基线存在可评估脑转移病灶的受试者CNS-TTP(至疾病进展时间)为26.68m vs. 6.34m(HR 0.23),所有基线脑转移病灶的受试者CNS-TTP为30.32m vs. 8.28m(HR 0.31)。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此外,IRC评估的mDoR(25.79m vs. 11.14m,HR=0.50)及研究者评估的mDoR(not reached vs. 12.94m,HR=0.43),依奉阿克也显著长于克唑替尼。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安全性数据解读

安全性与对照组及既往同类药物对比,TRAE、SAE等基本相似,未有新的安全性信号出现。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研究结论

本次临床研究提示,相比于克唑替尼,依奉阿克可显著延长患者PFS,且对脑转移患者效果亦远优于克唑替尼,其不仅可显著延缓基线脑转移受试者的疾病进展,且对基线没有脑转移的受试者可显著降低新发CNS病灶的风险,安全性评估中未显示新的安全性信号。该临床研究结果提示依奉阿克将成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的治疗选择。

专家简介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张力教授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科主任导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肺癌首席专家

  • 中国抗癌协会(CACA)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CACA)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广东省医学会临床研究学分会主任委员

  •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专家简介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方文峰教授

  •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 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进修、学习

  •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 “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

  •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 CSCO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 广东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广东省医学会精准医学与分子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研究方向为肺癌及鼻咽癌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临床及转化研究

  • 主要课题有主持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子课题)、国自然(5项)

  • 代表文章:JCO,Lancet Oncology(2篇,2021,2018),Molecular Cancer,Nature Communications,J Thorac Oncol,Clinical Cancer Research,JITC

专家简介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杨云鹏教授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医师、主诊教授

  • CSCO神经系统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 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 CSCO血管靶向专家委员会委员

  • 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委员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 主持国自然2项,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论文发表于Lancet,Lancet Oncology,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参考文献:

Yang, Y., Min, J., Yang, N. et al. Envonalkib versus crizotinib for treatment-naive ALK-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open-label, phase III trial. Sig Transduct Target Ther 8, 301 (2023).

来源:张力教授团队

排版:Squid

执行:Squid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张力教授团队:中国原研1类创新药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