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肿瘤相关的皮肤改变中,还有一些属于反应性的皮肤病或者皮肤改变,主要包括:
瘙痒症
对于那些无明显原因的广泛的、长期皮肤瘙痒,应注意有无肿瘤的存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常以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在此之前,曾经把瘙痒、发热、贫血等问题一起作为恶性淋巴瘤的B症状,B症状的存在多数情况下提示预后不良。如果为局限性瘙痒,常提示为邻近部位的肿瘤,女性的外阴部瘙痒见于宫颈癌;肛周瘙痒主要见于直肠、乙状结肠癌;脑部肿瘤可发生鼻孔内瘙痒,而且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能是瘙痒中枢去抑制所导致的。
慢性荨麻疹
则可见于内脏恶性肿瘤,但较为少见。主要与恶性淋巴瘤、骨髓瘤并存,也与胃癌、肺癌、卵巢癌及乳腺癌等有关。
部分皮肤的改变是遗传相关性皮肤病的主要表现,这些均提示恶性肿瘤的存在。一些先天性和(或)遗传性疾病并发恶性肿瘤的频率较高,其皮肤病变及内脏恶性肿瘤的发病因素均与遗传异常等因素直接有关。
这些疾病主要包括:Peutz-Jeghers综合征(又称为皮肤粘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Gardner综合征、Howel-Evans综合征(又称掌趾角化症)、Werner综合征、B1oom综合征(又称侏儒-日光敏感-面部血管扩张性红斑综合征)、Ataxia Telangiectasia综合征(又称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综合征、Louis-Bar综合征)、Hippel-Lindau综合征、多发生粘膜神经瘤、Wiskott-Aldrich综合征(又称湿疹-血小板减少性免疫缺陷病)、Fanconi综合征、Chediak-Higashi综合征、先天性角化不良、着色性干皮病、多发性皮脂腺瘤、Recklinghausen综合征(又称为神经纤维瘤病)以及Cowden综合征。对于这些疾病都需要实施详细的家族史询问、基因检测、遗传学评判、判断,并对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全身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诊断。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