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是恶性肿瘤常用的局部治疗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某些早期癌症的根治性治疗(如颈段食管鳞癌、某些类型的直肠癌等),或者是发生某些部位转移(如脑转移、骨转移等)后的局部姑息性治疗,据数据统计,大约60%-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不同程度上接受放射治疗[1]。
尽管目前放疗已经进入“精准放疗”时代,但放射治疗本身的特性却决定着其不可避免的会对身体造成损伤。那么,今天我们就讲一讲几种常见放疗副作用,以及我们该如何防治。
首先,常见的放疗副作用有哪些?
1. 放射性食管炎损伤
又称为放射性食管炎,是颈胸部放疗常见的放射性损伤,由于食管黏膜对放射线比较敏感,随着放疗剂量的累积,很容易出现放射性损伤。
临床表现为吞咽疼痛障碍、恶心呕吐、反酸、胸骨后烧灼感,严重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食管穿孔、食管气管瘘等危重并发症[2],多发生于放射剂量累积达18.0-21.0Gy时,一般为放疗开始后的第2周,也可以在放疗结束后的1个月内出现[3]。
2. 放射性肠损伤
常见于直肠癌、肛管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以及盆腔复发及转移病灶的放疗等。有文献报道,大约有70%-8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肠损伤,晚期损伤的发生率大概在2%-20%之间[4]。
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完还想大便)、黏液便或脓血便等,急性损伤一般在放疗开始的第1天到第90天出现,慢性损伤在放疗结束后3个月以上,甚至数年后出现。
3. 放射性肺损伤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如食管癌、肺癌、乳腺癌等)放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数据显示其发生率大约在20%左右。
临床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在早期阶段(放疗的前1-3个月)表现为急性放射性肺组织炎症,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到晚期(放疗3-6个月以后)则主要表现为放射性肺纤维化,出现干咳、咯血、胸痛、胸闷气紧、胸水气胸等,严重可出现呼吸衰竭。
4. 放射性心脏损伤
放射性心脏损伤也是胸部肿瘤放疗的常见副作用之一,数据显示其发生率高达20%-68%[5]。
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冠脉损伤、传导异常和心肌细胞损害等,患者可出现心慌胸痛、乏力、气紧,甚至心力衰竭等症状。
5. 放射性皮肤损伤
由于皮肤组织的细胞增殖及代谢较快,其对于放射线的敏感程度也较高,因此,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也极高。数据显示,大约90%-95%的患者会发生放射性皮炎[6]。
主要表现为毛发脱落、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皮脂腺/汗腺损伤,甚至出现永久性毛发脱落、皮肤组织坏死/溃疡等。
根据发生的时间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放射性皮炎两种,急性发生在放疗后数天或几个月内,慢性放射性皮炎则可出现在放疗结束数月甚至数年后。
那么,如何预防和缓解这些放疗副作用呢?
1. 优化放疗方案
这也是目前预防和减轻放疗副作用最有效的方法!
传统的放疗由于照射范围大、对正常组织的保护不够或辐射剂量大,副反应严重,甚至可能影响患者预后……近年来,随着精准放疗技术和分割放疗方式的普及,例如内照射、IMRT、质子放疗等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放疗的副作用也较之前有了极大的改观。
作为患者来说,更推荐选择经验丰富、医疗实力雄厚的专科医院进行放疗!
2. 适当应用药物防治
① 正常细胞保护剂
主要是指氨磷汀,许多研究都表明,氨磷汀代谢产物wr-1065可以清除游离氧自由基,在不影响放疗疗效的情况下减少放射性损伤的发生,但要注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7]。
② 黏膜保护剂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GSF):研究显示GM-GSF对消化道黏膜、皮肤角质细胞具有促进愈合、减轻疼痛反应的效果[8]。队列研究还显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于放射性食管炎的总体缓解率高达91%[9]。
-
谷氨酰胺:研究显示,谷氨酰胺能抑制放射性食管炎相关毒性因子,预防和推迟放射性食管炎发生、减轻其严重程度等。
-
脱石散、硫糖铝等、质子泵抑制剂(如泮托拉唑等),研究显示这些药物可以减轻放射性消化道黏膜的严重程度,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
-
止痛药物:包括表面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庆大霉素等,用它们联合维生素B12(可以促进黏膜修复)组成的合剂,可以显著减轻反射性消化道黏膜损伤相关的疼痛症状,必要时还可以联合解热镇痛药物口服(如洛索洛芬等)。
-
抗炎药物:主要是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效果,可以减少局部炎症充血反应。
除此之外,许多抗氧化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都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放疗相关损伤,但在用药前一定要向医生进行咨询,千万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耽误治疗。
在放疗期间还要注意多饮水,多吃生津止渴、养阴清热的食品,可以含服胖大海、菊花、西洋参等,餐前饮用少量温开水润滑口咽,吃饭要细嚼慢咽,避免吃黏性的食物(如糯米团等)。
当然,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也是预防疾病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放疗本身作为一种局部治疗,反应通常不会像化疗那样大,所以患者应该放松心情,用平常心去对待接下来的放疗。
③ 放疗期间的其他注意事项
胸部放疗前可以适当的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吸氧等;还应该进餐后保持坐姿或半卧位1-2个小时,这样可以减少因体位原因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
腹盆腔放疗前要注意憋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以防排尿困难、便秘导致腹压增高、对肠壁压力加大;
放疗期间还要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洗漱用品,保持照射区域皮肤清洁干燥等。
总之,放疗虽然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总体上是可防可控的!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遵医嘱用药,并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好心态,我们就一定能战胜疾病、重获新生!
参考文献:
[1] 杨伟强,杨波,孔旭东.肿瘤调强适形放疗的质量控制[J].工作探讨.2019,19(29):161-162.
[2] 谢友琴,王高仁.放射性食管炎及其治疗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 25(11):1406-1408.
[3] 李晓东,曹有军.放射性食管炎的中医辨证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6(1):119-122.
[4] 周云,黄鹤,万挺,等.盆腔恶性肿瘤辅助放疗后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发生现状:一项基于三期随机临床试验的报告[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1,24(11):962-968.
[5] 陈金梅,张纬建,林育毅,等.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在不同肺叶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剂量学研究[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6):499-502.
[6] 范铭,冯梅,袁双虎.放射性皮炎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3,30(6):315-323.
[7] 杨从容,王军,袁双虎.放射性食管炎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3,30(6):324-332.
[8] 徐静,邓雪,彭进,等.GM-GSF含服液防治食管癌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随机对照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17):2737-2740.
[9] Koc M,Onuk MD,Koruk M,et al.Therapeutic effect of oral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in radiotherapy-induced esophagitis[J].Hepatogastorenterology,2023,50(53):1297-1300.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