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硒健康网丨癌症肿瘤治疗助手

肿瘤精准打击:靶向治疗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肿瘤科潘文俊#癌症##深圳头条##肿瘤##免疫##肿瘤防治科普##靶向治疗##靶向药物##精准医学#

肿瘤精准打击:靶向治疗

本文作者:潘文俊(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肿瘤的内科治疗是抗肿瘤治疗中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之一,其中,最为经典的化学药物治疗又因为缺乏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作用,这样就使得药物在进入人体内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无差别杀伤。既然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那是否可以根据肿瘤细胞特有的身份标识,研发出相关的药物,进入体内进行精准打击呢。随着这样的理念的产生,靶向药物治疗也就应运而生了,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的某一个特定的驱动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攻击,以达到抗击肿瘤而又避免了正常细胞被破坏的目的。

目前,靶向药物治疗按照类型大致分为肿瘤细胞靶向治疗及血管靶向治疗。以肺癌的靶向药物为代表,针对肺癌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位点研究也算是最为丰富、多样和明确的了,其数量、种类的多样性也可谓是越来越五花八门。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推荐的肺癌患者应检测的靶点至少包括:EGFR、ALK、ROS1、BRAF、KRAS、NTRK、MET、RET、HER2等,而且每一个靶点都会对应了一个、几个,一种类型或者几个类型的药物。比如,针对EGFR和ALK的药物就是有十几个,甚至已经是达到了“三代同堂”的状态。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只要检测有驱动基因突变阳性,就能实现口服靶向药物治疗肿瘤的目的。此外,还有乳腺癌HER-2、淋巴瘤CD20、肾癌mTOR等肿瘤靶点等,也是如此。

血管靶向药物则是指通过对抗促进肿瘤血管发生的VEGF来破坏肿瘤血管的发生,抑制血管的生成,以此达到“掐断”肿瘤的血液供应,阻断肿瘤的供血、供氧,以此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目前,市场上的血管靶向类药物也很多,主要包括大分子的单抗类药物,和小分子的TKI类药物,如贝伐珠单抗、阿帕替尼等等。同时还有部分靶向药物是以两种靶点均有的多靶点、泛靶向性的药物,如索拉菲尼、仑伐替尼等等。

说了靶向药物如此多的特点、作用。那是否可以说,存在基因突变的患者就能单纯靠靶向治疗达到杀灭所有肿瘤细胞的目的呢。

其实这样的想法要想实现真的很难,哪怕是在口服靶向药物治疗有效的IV期肺癌患者中,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也只有18个月左右。这其中的原因具有多方面,除了与肿瘤的异质性高度相关以外,这样的原因还与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经过多次增殖、分裂,使得每一个肿瘤细胞都会发生变化,变化的结果也是不尽相同。在这其中,并不是所有肿瘤细胞都有该基因突变的,缺乏基因突变的细胞在靶向治疗期间仍然可以生长、增殖,这也是基因检测报告中除了提到的,有哪些基因突变之外,还要提到的突变丰度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突变的状态和数量。部分患者即使存在靶点基因突变,但是丰度不高,靶向治疗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另外,即使是同一个基因突变,在不同癌种中出现时,靶向治疗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肿瘤的治疗是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的综合治疗方案。

既然靶向治疗针对的是肿瘤细胞的靶点,是否对人体正常细胞没有影响呢?也并不是这样的,一方面是人体内正常细胞同样也会存在该基因突变的细胞,靶向药物进入人体内也会引起这部分正常细胞的破坏、死亡。另一方面,靶向药物进入人体内也可以引起肝肾功能损害、皮疹、瘙痒、腹泻、高血压等,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停药并予以对应的处理。

肿瘤的治疗手段是多样的、综合的,即使是号称“精准打击”的靶向治疗也难以实现根治肿瘤的目的,因此需要针对患者个体评估制定综合治疗方案,而不是听闻某些人吃某个药治好了肿瘤,也想去试一下。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