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硒健康网丨癌症肿瘤治疗助手

2023 WCLC|钟文昭教授:围术期免疫治疗进展不断,精准分层与个体化治疗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2023 WCLC|钟文昭教授:围术期免疫治疗进展不断,精准分层与个体化治疗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前言

随着新辅助/辅助免疫治疗模式相继取得突破,“夹心式”围术期治疗,即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手术+辅助免疫治疗,在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获益影响方面的探索亦迎来了好消息。在今年的上半年度,AEGEAN、NEOTORCH及KEYNOTE-671研究接连重磅出击,夯实了“夹心式”围术期免疫治疗的地位。今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中又有哪些围术期免疫治疗相关进展?在此,医脉通特邀广东省人民医院钟文昭教授进行专访,分享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最新进展,并深度解析其对未来实践的影响。

– 钟文昭教授 –

  •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所长

  • 广东省人民医院肺外科 主任医师

  • 广东省肺癌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 主任

  • 广东省抗癌学会 副会长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专委会 副主委

  • 中国医院协会健康医疗大数据专委会 常委

  • 国际肺癌联盟理事

  • 获2020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获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 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J Thorac Oncol associate editor

  • Medicine Advance associate editor

1

医脉通:近年来,NSCLC领域围术期免疫治疗的探索不断深入,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围术期免疫治疗进展?

钟文昭教授:

围术期治疗涵盖术后辅助、术前新辅助以及“夹心式”(新辅助+手术+再辅助)三种治疗模式。围术期治疗在近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靶向和免疫治疗均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例如在围术期免疫治疗方面,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多项研究均取得了进展,如CheckMate-816、KEYNOTE-671、AEGEAN研究以及针对EGFR突变人群的亚组分析等,皆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AEGEAN等一系列研究揭示,得益于免疫联合化疗的协同作用,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在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和主要病理缓解率(MPR)方面优于免疫单药或单纯化疗。此外,CheckMate-816研究中也证实,pCR率可转化为生存获益。这些研究成果无疑为围术期免疫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丰富的治疗选择。

2

医脉通:此次WCLC报道了多项围术期前沿研究进展,您认为有哪些值得重点关注的研究汇报?

钟文昭教授:

今年WCLC中,研究者公布了AEGEAN研究的手术结局以及EGFR突变亚组的探索性分析结果。AEGEAN研究的手术结局分析显示,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组的全肺切除比例和微创转开胸比例均有所降低,彰显出该方案优良的安全性。


2023 WCLC|钟文昭教授:围术期免疫治疗进展不断,精准分层与个体化治疗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图1. 不同分期患者的手术方式和范围

与此同时,AEGEAN研究的EGFR突变亚组结果引人深思。EGFR突变人群的围术期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尽管该人群的靶向治疗在提高术前治疗有效率方面成效显著,但其pCR率和MPR率尚不理想,可能源于EGFR突变人群的异质性较强,单纯使用靶向药物难以实现肿瘤的彻底消除。而EGFR突变人群能否通过围术期免疫治疗获益?AEGEAN研究的数据揭示,相较于安慰剂组,EGFR突变人群经免疫联合化疗后,其无事件生存期(EFS)、pCR和MPR率虽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的改善,但在数值上均有所提升。值得注意的是,AEGEAN研究中的入组人群基线不均衡,免疫联合化疗组纳入了更高比例的EGFR exon19缺失等常见突变的患者,而化疗组中EGFR 20外显子插入等少见突变患者比例更高。因此,应谨慎解读目前的结果,未来仍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探寻围术期免疫治疗在EGFR突变NSCLC人群的获益情况。

2023 WCLC|钟文昭教授:围术期免疫治疗进展不断,精准分层与个体化治疗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图2. 患者基线特征

2023 WCLC|钟文昭教授:围术期免疫治疗进展不断,精准分层与个体化治疗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图3. EGFR突变和调整意向治疗(mITT)亚组的EFS结果

2023 WCLC|钟文昭教授:围术期免疫治疗进展不断,精准分层与个体化治疗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图4. EGFR突变和调整意向治疗(mITT)亚组的pCR和MPR结果

今年WCLC大会中,本团队公布了一项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EGFR突变IIB-IIIB期(N2)NSCLC的单臂研究——CTONG2104。该研究已完成第一阶段试验,并表现出令人鼓舞的MPR率。在该研究中,MPR率达到了44%,且在严格的病理评估标准下有4例患者的疗效评估接近pCR,仅携带1%的残余活性肿瘤(RVT)。此外,在EGFR敏感型突变、20号外显子插入和其他少见EGFR突变的患者中分别观察到了30%、75%和50%的MPR。因此,如何在EGFR突变人群中筛选出真正受益于免疫联合化疗的患者,未来仍需开展更多深入研究。

3

医脉通:NSCLC免疫治疗探索不断,在关注疗效和安全性的同时,还有哪些探究方向值得探索?

钟文昭教授:

在肺癌领域,围术期免疫治疗的最佳模式仍悬而未决,尽管“夹心式”围术期治疗在生存期和生存率方面展现出优势,但如何平衡费用效益比、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是一个课题。此外,肺癌R0切除的概念也在逐步更新,肉眼观察下R0切除且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与R0切除但MRD阳性共同构成了R0切除范畴。未来或许可以根据MRD的状况,对是否采用围术期免疫治疗以及围术期免疫治疗方式和治疗疗程进行更精细化的调整。

除此之外,今年WCLC大会中第九版TNM分期的相关数据被披露,但相较于第八版TNM分期,第九版仅有部分细微调整,如淋巴结分期等,并未产生突破性的实质改变。目前,TNM分期已达到解剖学分期的极限,未来是否可基于肿瘤生物学行为优化分期系统?第十版TNM分期中有望融合TNMB概念,即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囊括肿瘤分子分型和血液学分型。然而,在国际范围内,尤其是低收入国家,普及第二代测序(NGS)检测尚需一定时间。作为临床工作者,期待相关数据在不久的将来被披露,以建立更精细化的分期系统。

编辑:Dreams

审校:Uni

排版:Faline

执行:Babel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2023 WCLC|钟文昭教授:围术期免疫治疗进展不断,精准分层与个体化治疗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