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乳腺癌由于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特征,对于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患者,在不同的治疗阶段中采取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更有利于乳腺癌全程管理,因此了解乳腺癌患者的不同类型及预后生存差异十分重要。
▍非浸润性癌:又称原位癌,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伴发浸润性癌者,不在此列),此型属早期,预后较好。
▍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高分化腺癌)、腺样囊性癌、黏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
▍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癌、腺癌等。此型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
通常认为原位癌预后良好,其次是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预后较差,浸润性特殊癌的预后又优于浸润性非特殊癌,所以对于大多数肿瘤患者来说,如果能在原位癌阶段就发现和诊断癌症,患者的治愈机会会大大增加。
即便对病理类型相同的乳腺癌患者采取同样的治疗方案,治疗的敏感性和效果也有明显的差别,所以传统的病理分型已经不能满足乳腺癌的临床诊疗需求,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分子亚型可以为乳腺癌的临床疗效预判提供相对可靠的证据[3]。
临床多采用基于免疫组化结果的分子分型,需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抗原和增殖抗原(Ki-67)此四项标志物。根据这四种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将乳腺癌分型为四大家族:管腔A型(Luminal A型)、管腔B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三阴性乳腺癌[4]。
▍Luminal A型: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阳性或PR阳性,HER-2阴性,Ki-67低表达,是乳腺癌中最常见且预后最好的一个亚型,以早期患者居多,复发风险较低。
Luminal A型对内分泌治疗较为敏感,而化疗对其治疗效果较差,因此治疗方案一般采用内分泌治疗。对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单独使用以他莫昔芬为基础的内分泌治疗方案,大部分患者可得到有效治疗,但因为HER-2水平为阴性,不适合进行分子靶向治疗。
▍Luminal B型: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阳性或PR阳性,HER-2也为阳性,与Luminal A型的乳腺癌相比,Luminal B型乳腺癌的10年无复发生存时间更短,且向骨转移的概率相对较大,且骨部位相比其他部位转移相对较多。
Luminal B型乳腺癌多见于高龄乳腺癌患者;与Luminal A型乳腺癌同属于内分泌治疗敏感的肿瘤,但与Luminal A型乳腺癌不同,Luminal B型的HER2表达为阳性。
因此,Luminal B型对他莫昔芬的疗效较Luminal A型差,但芳香化酶抑制剂对该型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较好。有研究表明,Luminal B型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有效率可达88%。对于HER2阳性的部分患者可以使用靶向治疗。
▍HER-2阳性型: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阴性,HER-2阳性,Ki-67多为高表达,特点是HER-2基因扩增,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治疗后生存较差、复发风险较高。
因为ER、PR均阴性,对内分泌治疗几乎无效。随着HER-2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治疗药物帕妥珠单抗、拉帕替尼等在HER-2阳性型乳腺癌的治疗中已有广泛的应用。
▍三阴型: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HER-2,结果均为阴性,该型乳腺癌最让人头疼,一方面是因为它发展迅速,最容易复发和转移,另一方面是对内分泌和抗HER-2分子靶向治疗均无效,化疗是主要的全身治疗途径。
总的来说,分子分型不同的四种乳腺癌预后差异较大。Luminal A型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分子分型,预后最好,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最高,复发率最低;Luminal B型乳腺癌预后虽次于Luminal A型患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仍较高;HER-2扩增型、三阴性型乳腺癌预后相对差。
但是随着抗HER-2靶向药物的使用,HER-2扩增型的病人治疗效果越来越好。三阴性乳腺癌近年来也有很多新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不同分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但也并不是绝对的,预后还和患者乳腺癌的分期、年龄、病灶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等多种因素相关。主治医师会根据具体病情和分期分型状况为大家制定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
此外,患者们自身的身体情况对预后也有很大影响,所以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遵从医嘱治疗,定时进行复查,帮助提高生存率。
乳腺癌术后康复做这4个动作!胃胀气是胃癌的前兆吗?| 医患问答
乳腺癌治疗疗效更好的原因有这个!马飞教授剖析乳腺癌治疗新模式
医患问答 | 乳腺彩超报告中说的血流信号是什么?乳腺癌五年生存率指什么?
乳腺癌转移到这个部位,患者5年生存率可能更低!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方三高,魏建国,陈真伟.WHO(2019)乳腺肿瘤分类[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0,36(06):755-756.
[3]卢振东,孙晓晓,谢龙祥等.乳腺癌分子分型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7(04):229-233.DOI:10.15991/j.cnki.41-1361/r.2018.04.001.
[4]贾丽丽,白雪,张玉清等.乳腺癌患者分子亚型、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分析[J].河北医药,2019,41(20):3102-3105+3109.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