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记录这一刻##癌症##深圳头条##肿瘤##免疫##肿瘤防治科普##秋日中的健康知识#
术中放疗是抗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一项新技术,也就是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对肿瘤局部实施的放射治疗方式,如此操作的目的在于减少肿瘤手术治疗后的复发,增加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术中放射治疗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单独使用,也可与术后体外放射治疗联合使用。
术中放疗的使用始于上世纪末,但是,理论上的丰富和实践工作的发展却是近10年左右的事情,这也是与疾病诊疗理念、学科合作、设备应用等问题制约直接有关。
说起肿瘤的放射治疗,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在放射治疗科的直线加速器下进行的治疗。如此说来,进行术中放疗的时候,则需要在具有这些装置、设备的特殊手术室中进行手术治疗。
外科医生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对于那些切开暴露的组织、器官,发现肿瘤不能完全切除的,或者是肿瘤存在有残留病灶的,或者是发现淋巴引流区异常的,这样就可以在直视的情况下,适当的避开周围正常组织或者进行必要的遮挡保护以后,对着肿瘤区域进行一次性、安全的大剂量照射。这样的照射可以使得肿瘤局部获得高剂量的照射,从而达到提高局部控制率的目的,如此达到控制局部肿瘤的状况,降低肿瘤术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放疗包括预防性放疗和治疗性放疗两种。预防性治疗主要针对那些复发率较高的肿瘤,术中放疗可以为降低术后复发率,达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治疗性术中放疗则是指未切除或残存肿瘤的放疗,达到治疗的目的。术中放疗的治疗剂量较大,单次量可以达到25~30戈瑞,这也是常规治疗剂量的10倍左右。
在根治性手术治疗过程中,对于可能残存肿瘤组织的肿瘤手术区域和淋巴引流区,或者是因为肿瘤侵犯了重要的器官而不能手术,需要实施局部保护的时候,则是需要进行术中放疗的主要原因。此外,对于那些肿瘤敏感性相对较差,或者是肿瘤周边具有放射敏感组织,需要实施正常组织保护的也具有进行术中放疗的必要,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对肿瘤的精准杀伤,对正常组织有所保护,也弥补了手术治疗的不足和盲区。
这样说来,实施术中放射治疗的优点就是显而易见的,即直视下的照射更加准确,对正常组织的保护作用更加显著。治疗的整体时间短,全身反应及骨髓损伤小,也不增加手术并发症与死亡率,对术后恢复不影响,并可以结合术后放疗、化疗等其他治疗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当然了,术中放疗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只能进行一次性的大剂量照射,不符合肿瘤分次照射的治疗原则,因此,不能给予根治性的治疗剂量。这样也就要求部分患者需要在术后进行必要的体外放疗进行补充。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