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下午门诊很开心收到患者认可。这位患者是保乳术后,前往上级医院接受放疗。上级专家告诉她,在放疗前需要进行乳腺MR检查,如果发现乳房有结节,还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幸运的是,MR检查结果显示患侧乳房很清爽、没有发现结节。患者非常高兴,感谢我们手术做的干净和乳房外形的完好。然而,在MR检查后,患者的患肢出现了水肿,这让患者有些担心。我安慰了患者,并教她一些上肢防水肿操和注意事项。乳腺癌的诊治效果除了规范的诊治外,还需要患者乐观积极情绪的配合。[微风][送自己一朵花]
自从2001年开始接触乳腺癌规范治疗以来,我非常感谢期间遇到的乳腺领域专家的指导。正是他们的指点让我们的乳腺外科更加规范和专业。2001年,我在杨红健主任的指导下首次接触了保乳根治术,结识了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的谢尚闹、邹德宏、孟旭莉和俞洋老师。2003年,我开展了巨大乳腺癌术前化疗。2004年,我的一篇关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论文得到沈镇宙主任的点评。2007年,我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孙强主任以及周易冬、茅枫和关竞红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高效手术方式、麦默通手术以及不可触及乳腺结节(B超/钼靶)细针定位技术。2008年,首例双侧同时性乳腺癌保乳术在我院完成。2010年,完成首例腹直肌皮瓣转移乳房重建。在2012年、2014年和2015年,分别得到沈坤伟、沈松杰和傅佩芬主任的指导,还有宁波乳腺领域的专家,以及现在的俞星飞主任,一并感谢![作揖][作揖][作揖]
在职业生涯中,我能够一直保持对专业的新奇感,除了工作中成功和失败的激励外,我还要感谢1993年在温附一实习期间老师的言传身教:叶真老师对我的“低钾麻痹”教学查房让我贯通病生与临床、领悟到了临床思维的重要性。蒋飞照老师让我知道一只手不仅仅只能拿一把止血钳,至少能拿5、6把止血钳,他教会了我们手技熟能生巧和争分夺秒的重要性。廖毅老师让我见识了PTCD对梗阻性黄疸的有效减黄作用,他让我认识到新技术的运用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他还告诉我“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一定要在72小时内手术”,这让我明白“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并不是合格外科医生的作风。余震老师带给我普外营养的兴趣和启蒙,他告诉我外科医生除了会开刀外,还要兼顾患者的内环境并减少手术并发症。张启瑜主任每次认真询问早交班内容,这让我认识到值班医生的工作要严谨、巡查并掌握所有患者的临床变化;他参与龙港刀刺伤危重病人的急救经历,让我们认识到外科医生的担当;虽然张主任午间英语朗读的口音很重,但他让我们知道英文文献对一名医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张主任的出科考试题目“胃癌13组与14组淋巴结的分界线在哪”让我们认识到仅仅阅读教科书是不够的。钟老主任的一句话“好的外科医生应该是内科医生加一把刀”让我至今仍然记得,他转赠的一本钱礼老教授第一版《腹部外科学》,这本书我一直珍藏着。30年了,我一直感恩在心![心][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