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全球排名第三的恶性肿瘤,是全球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二名。结直肠癌仍然是手术和辅助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近50%的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或在治疗期间病情转移,没有办法进行手术治疗,这部分患者仅有5%能生存期超过5年。
一般来说,肠癌患者确诊之后也是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主要是检测KRAS基因突变,以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尽管PD-1抑制剂在MSI-H的肠癌患者疗效很好,也被批准用于一线化疗失败后的晚期肠癌患者,但是想要达到生存期超过5年,这可不容易做到。下面的案例介绍的患者同时使用贝伐单抗、卡培他滨和帕博利珠单抗进行组合治疗,成功地跨越5年,从患病到截止随访达到了生存期12年!
文章刊例图示
一、75岁老人的抗癌历险记
这是一名75岁、非糖尿病、非高血压的男性,他在2011年11月被诊断为III期横结肠癌,接受了开放手术、扩大右结肠切除术、回肠横吻合术。2012年1月至6月接受了辅助化疗。后面的随访一切都很正常。
2014年12月PET-CT检查发现左肺上叶心尖有个结节,但是患者不同意进行手术,继续进行随访。然后又过去2年,PET-CT显示肺部病灶已经开始间歇性进展,这次患者接受了手术,术后病理确定是胃肠道起源的转移性腺癌。
不同时间点的影像学检查显示治疗效果
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期间,患者进行了8个周期的化疗,术后的PET-CT检查提示有可能转移和复发。2017年7月再次进行的PET-CT确定了病情复发。开始接受针对肺部病变的立体定向全身放射治疗,然后进行了组织样本的基因检测,结果发现存在KRAS基因突变,也就是这个基因驱动了肠癌的发生。
2018年6月,患者在6个月之后检查到体重明显下降、严重疲劳,PET-CT检查显示病情进展。对肿瘤活检组织进行的基因检测证实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根据临床判断选择了联合治疗。开始每三周使用200毫克的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贝伐单抗(每公斤体重10毫克),同时每天两次每次1000毫克的卡培他滨(用药两周停药一周)。这种组合治疗的效果很好,后面的影像学检查显示病情稳定,病人的体重保持不变,疲劳的症状也开始改善。
患者确诊和治疗的路线图
2020年3月,病情稳定之后18个月之后,PET-CT检查显示未能确诊的病情进展,但是患者还是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治疗,在接下来的40个月里保持了很好的身体状况。由于反复出现稀便且病情稳定,患者在2023年4月停用了卡培他滨,但是仍然继续使用PD -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和贝伐单抗。在经过75个治疗周期直至2023年6月,患者仍然没有出现任何的不适和进展、身体状况良好。从确诊到现在已经12年过去了,可以说很不容易,属于一次又一次努力获得的理想治疗效果。
二、PD-1用多久,为何联合另外两种药?
晚期肠癌里存在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的患者不是很多,但是咱们国家的肠癌患者基数大,算下来也不少。但是这些患者怎么使用PD-1抑制剂的?单药还是联合卡培他滨?用PD-1多长时间?如果是进口的帕博利珠单抗2年后停止赠药,还需要自费购买服用吗?这些问题可能都是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去参考已经刊登的文献治疗案例。
如上所示,上面的治疗案例就可以参考了,注意咱们尽量“按照原版的参考用药,别增添或减少什么。”,比如把卡培他滨给省略了,或者真就不一定能达到人家的这种效果。当然这里的问题是,PD-1尽量还是用国产的吧,因为这样2年之后继续自费购买也花费不多。进口的PD-1不能赠药那就贵了。会加大患者的经济成本。
关注癌度,了解最新的肿瘤诊疗信息!
参考文献:
Pramod Kumar Julka et al, Long-Term 5-Year Response to Pembrolizumab, Bevacizumab, and Capecitabine Regimen in a Metastatic Colon Cancer Patient with MSI-High and KRAS Mutation: Case Report, Case Rep Oncol 2023;16:1020–1027.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