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副作用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些副作用可能来自于化疗、放疗、手术等不同的治疗方式;会导致恶心、呕吐、脱发、口腔溃疡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等问题。
因此,癌症的术后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促进康复,预防感染,减轻疼痛,促进营养摄入,还可以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其中,中医药凭借零毒化疗、调节免疫、调整内环境,以及康复期综合纠治、个性化治疗等特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癌症治疗期:“零毒”为佳
首先,即便是彻底的手术、放化疗,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临床上,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或癌组织总会或多或少的“残存”,稍有不慎,必定“死灰复燃”。
“零毒化疗”是我们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创立的有效治癌思路。“零毒”不仅是一种减少癌症治疗的副作用的方法,更是一种激发身体自我免疫机制,从多个环节切入,有效清除残存癌细胞或癌组织,又能逐步消解痰、瘀、毒等致病因,纠正失衡的内环境;尽可能减少癌症预后的并发症,甚至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癌症的转移和复发。
治疗巩固期:调整为重
就笔者的经验而论,通常从西医常规治疗结束,到追踪观察阶段结束的1-1.5年内,经过多次全面检查,未见复发与转移,可初步认定为肿瘤治疗期结束,进入巩固期。
巩固期的调理,如果以中医药手段为主,配合饮食习惯调整、社会支持、心理疏导以及体能锻炼等非医学手段,着重改善气虚、气滞、气郁、湿浊、血瘀等癌变基础,将能有效调整免疫状态及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功能,增加5年生存率。
此时期,患者的心理或精神调适尤为重要。因长期治疗,患者往往未能走出恐癌情绪,此时的调养应以鼓励为主,确保他们以健全的心态回归社会;但同时,还应告诫患者切勿放纵,当心治疗前功尽弃。
康复期:稳步康复>药物治疗
大家首先要明白,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康复治疗”通常来说是终身性的,但并非需要终身治疗。进入康复期,表明针对肿瘤的直接治疗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针对体能、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的综合调整。
与之相对应的,中医药治疗也转变为以调整免疫、改善内环境、协调脏腑气血功能为要,包括纠正气血瘀滞之病理状态,清理有助于癌细胞生存的内微环境,加强自身免疫功能,从根本上防范肿瘤的复发转移或再次发生。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脾胃的调理。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人体的后天之本,它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正气”之源,正气是指人体的防御能力和抵抗力。
脾胃功能良好,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这与中医药治疗癌症的“扶正祛邪”理念息息相关。如果脾胃功能受损,会导致正气不足,进而可能导致癌症卷土重来。
因此,康复期虽以调整为主,必要的定期检查也必不可少。即便有小病小患,哪怕只是轻微的发热、感冒,也必须及时治疗并加以控制,以免干扰体内微环境,导致免疫力损伤,最终诱发潜伏在体内的休眠态癌细胞,酿成恶果。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