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已于10月2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落下帷幕,众多研究成果陆续展现,预示着国际肿瘤学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为未来的科学探索打开了新的可能性。大会中,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朱正纲教授牵头开展的全球首个胃癌围术期“靶免化”研究——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化疗对比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随机对照Ⅲ期试(DRAGON IV/AHEAD-G208研究)以口头报告形式惊艳亮相,引起了肿瘤学领域学者的密切关注。11月8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了DRAGON IV/AHEAD-G208研究中期临床研究成果的新闻发布会(图1)。医脉通特此整理会上采访提纲及要点,以飨读者。
图1:大会现场照片
步履维艰,胃癌治疗之路挑战重重
Q1:我国胃癌疾病负担沉重,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的健康生活,请您谈谈当下胃癌总体诊疗现状是怎么样的?胃癌诊疗所面临的难点为何?
朱正纲教授
Q2: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谈谈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为胃癌患者带来了哪些影响?
李琛教授
匠心独运,带来“靶免化”胃癌围术期治疗新方案
Q3:在刚刚落幕的ESMO大会上,DRAGON IV/AHEAD-G208研究的中期结果以口头报告的形式首次披露,能否谈谈为何该研究会引发国内外肿瘤专家的密切关注?本项研究在设计、结果方面具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能否为其他类型的肿瘤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郑亚南教授
李琛教授
Q4:胃癌围术期免疫治疗是当前的热议话题,您认为“靶向+免疫+化疗”三联疗法是否会影响未来胃癌治疗的策略和指南?
田艳涛教授
协心戮力,预防和精准治疗是胃癌重要方向
Q5:在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广大患者的生存获益?
朱正纲教授
印慨教授
Q6:另外,您认为未来胃癌的治疗将会有哪些发展趋势?
印慨教授
图5:现场专家发言照片
结语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广大居民的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当前,临床医务人员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中晚期及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方面,亟需努力提高患者预后水平。然而,我们深信,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胃癌患者将拥有更多样化的治疗选择,从而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图6:现场专家合影
参考文献:
1. RenW, YuJ, ZhangZM, et al. Missed diagnosis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or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3, 19(13): 2092-2096.
2. 赫捷, 陈万青, 李兆申等. 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 北京)[J]. 中国肿瘤, 2022, 31(07).
3. Grillo F, Fassan M, Sarocchi F, et al. HER2 heterogeneity in gastric/gastroesophageal cancers: From benchside to practice[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6, 22(26): 5879-5887.
4. ESMO 2023. Abstract 1512MO.
5.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 CA Cancer J Clin, 2021, 71(3): 209-249.
编辑:Lisa
审校:Lisa
排版:Squid
执行:Squid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疗电子书,任选一本